转型的终结?
——再论作为经济发展阶段之函数的政府功能
陈钊陆铭王永钦*
随着价格的自由化、产权的私有化、经济的开放和政府的放松管制,传统意义上的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转型在大多数前计划经济国家已经终结。然而,经济的转型本质上是一个重新划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的过程,如果我们把这种市场与政府边界的划分放到经济长期发展的历史中去看,那么,传统意义上的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只是政府功能随经济发展而作出调整的一个阶段(当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放眼于更长的历史跨度,我...
作者文章归档:王永钦
转型的终结?
——再论作为经济发展阶段之函数的政府功能
陈钊陆铭王永钦*
随着价格的自由化、产权的私有化、经济的开放和政府的放松管制,传统意义上的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转型在大多数前计划经济国家已经终结。然而,经济的转型本质上是一个重新划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的过程,如果我们把这种市场与政府边界的划分放到经济长期发展的历史中去看,那么,传统意义上的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只是政府功能随经济发展而作出调整的一个阶段(当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放眼于更长的历史跨度,我...
自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讨论的核心问题。学者们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挤兑(shadow bank run)和流动性冻结。究竟什么是流动性?它在当代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流动性视角对理解中国的金融和经济问题又有什么意义?
霍尔姆斯特朗和梯若尔这两位经济学大师联袂而著的《内部流动性与外部流动性》为我们理解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思维。霍尔姆斯特朗和梯若尔都是微观理论和金融经济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分别于2016年和2014年获得了经济学诺贝尔奖。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思考和研究金融...
迟到的生日礼物
今年的经济学诺贝尔奖授予了哈佛大学的奥利弗·哈特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特·霍姆斯特朗教授,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方面的贡献。这个奖可以说是名至实归,虽然我觉得还是迟了一点,因为他们的学术思想已经深入地影响、甚至改写了经济学的很多分支领域,包括组织理论、金融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法经济学等等。
契约(合同)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政治体系的基础,从买卖契约、劳动契约到金融契约(股票、债券等),直到国家的宪法(可以看成民众之间形成的社会契约)和国家之间的协议,都属于契约的范畴。实际上,契约理论在过去三十多...
人类历史上有众多的社会变革,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似都不外乎以下三个层次。
1.技术层面的变革(technology)
这是后进国家最容易做到的,可以通过学习或者模仿来进行。中国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可以说属于此类。虽然当时也有大批的先贤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制度缺陷和西方世界在制度上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制度变革的困难,最后洋务运动的贡献也仅仅是在器物和技术的层面向西方国家进行学习和模仿,但最终还是功败垂成,没能使中国真正走向现代化之路。
2.制度层面的变革(rules of the game)
这里所说的制度是指规约社会中诸主体之间行为的游戏规则。制度层面的变革要比技术层面...
过去三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路径和经济结构,从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这方面,德国和日本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比较和经验教训。德国和日本在1985年前的发展模式是非常类似的:金融体系都是银行主导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不发达;产业结构上都是制造业主导;比较倚重出口。应该说,1985年之前,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健康的。两个国家发展路径的分野发生在1985年。日本在1985年废除了一个长期坚持的法律,允许储蓄系统的资金可以自由流向房地产业(此前是导向实业...
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中虽然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增长,但是由于人们在初始禀赋和经济权利上的不平等(尤其在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结果就有欠平等。中国要想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伟大的复兴,必须要通过各种改革,使收入差距降低下来,同时不影响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正是中国实现改革的良机,因为在目前促进公平的改革(如土地、劳动力、信贷等要素市场的改革、打破国有部门垄断、实现城乡融合和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同时也是增进效率的。
转变政府职能
在经济转型的早期阶段,后进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且生产技术远离世界技术前沿。在这种基于投资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后进国家可以模仿和学习现成的技术...
中国经济像一幅国画,远看很漂亮,近看,就说不清楚了。
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发展,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量很大,这是“远看”。但是细看,金融体系、财政体系、政府体系等,都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债务问题。
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是债务问题,不论是企业的债还是政府的债,如果你看得更细的话,政府债里面有东拆西补的现象,企业债也是同样的,有的债务链条都断裂了。
从企业角度看政府的话,政府需要融资,特别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城市化来融资,这属于金融问题;而且政府要对冲风险,需要对利益相关者做出反应,要对股东、债权人做出反应。
...
中国改革的下一站:绕不过去的平均主义的土地改革 &n...
已刊发《经济学家茶座》。
伦理社会、市场社会与中间社会
&...
《解放日报》记者龚丹韵就“国美”事件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苏勇教授和我的采访。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