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程国强

农业经济学博士,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合作局局长、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兼任国家粮食局专家顾问,商务部中国政府WTO通报咨询顾问,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进出口动植物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等。

必须掌握农业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新华社信息北京2月5日电(杨光刘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日前表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农业进入一个对外开放新阶段,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他建议必须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掌握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对大宗农产品进口的调控和管理”

  程国强指出,与以往文件相比,今年“一号文件&rdquo...

Read more

必须改革粮食价格支持政策


    11月30日消息 程国强今日在北京表示,不管是补贴政策,还是以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为基础的价格支持政策,都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价格支持政策是最差的,它扭曲市场、弱化竞争力、造成社会资源和效率巨大损失,这套粮食政策体系到了改革的一个紧要关头,不改革,走不下去。”

    程国强今天在2013中国粮油财富论坛作题为“粮食改革与新政选择”的发言时还提到,中国整个粮食行业的状况在进行一个恶性循环,政策不当是负面影响的直接根源。从操作层面来说,目前...

Read more

中国实施全球农业战略的总体思路


  为什么要实施全球农业战略

  所谓全球农业战略,指以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机制为基本目标,以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为关键任务,综合实施直接贸易、多元化进口、境外农业投资与新型农业国际合作等战略措施,积极开发全球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国际农业市场,深度融合全球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及贸易产业链,构建符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的,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供应网络。

  实施全球农业战略,对中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这是新形势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求。如前所述,今后10—20年,随着工业...

Read more

投资农业要深刻把握农业的本质特征


  近年来,农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追捧,“投资农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仔细观察农业投资热的背后,不免令人忧虑和担心:企业或投资者对农业的认知,主要从逐利视角单纯理解农业的产业本质,这与中国赋予农业的实际内涵存有较大距离。他们对农业的投资冲动,试图绕开、甚至突破现有制度框架,无视政策社会环境的刚性约束,其风险不可预期。

  部分企业对农业投资的政策与制度需求,最终不可避免地落在一个核心点上:土地问题。无论在农业产业链的哪个环节,土地对资本的诱惑如影随形。笔者曾经提醒过,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商业模式和赢利点不在农业自身,其最终的渴望是土地。这在当前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Read more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


  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为悲观的产业之一。但是,加入WTO 10年来,人们普遍担心农业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并未出现,而且中国农业保持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究竟如何看待这一情况?如何回应人们的疑问:是当初的预期分析有误,还是冲击尚未出现?有哪些启示可供借鉴?

  
  开放条件下的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化

  农业的对外开放是入世背景下一个重要话题,全社会高度关注。程国强说个中原因有两点:一是农业问题从来是一个国际敏感问题。农业保护主义源远流长。无论是美国等发达的农产品出口国家,还是日韩等...

Read more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国际化10年的经验、启示与战略选择


  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那么,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农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累了哪些经验,具有怎样的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今后中国农业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应该实施怎样的开放战略?本文对此作初步探讨。

  一、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加入世贸组织、扩大对外开放,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10年来,中国...

Read more

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粮食安全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生物能源大规模消耗粮食,是当前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出现转折性变化的主因。近年来石油价格高企,推动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大幅度增加了对玉米、食糖、油菜籽及大豆等原料的需求,改变了长期以来全球粮食过剩局面。据统计,近5年全球玉米消费年均增加3.3%,其中,燃料乙醇消耗的玉米占70%以上。美国于2002年开始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到2010年,其燃料乙醇消耗的玉米达1.28亿吨,相当于美国玉米产量的41%以及全球玉米产量的25%。与此同时,巴西50%的甘蔗生产用于燃料乙醇生产,全球20%的豆油、东南亚30%的棕榈油、全球20%...

Read more

理性应对粮食价格波动


  近一段时间,从众多的媒体、报告、研讨会的观点中,以及我们的调研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粮食价格面临很多困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为什么在粮食库存充裕、供需基本平衡的背景下,粮价仍然快速上涨?比如说小麦,新粮上市开秤,一般价格会有所回调。但今年却一路走高,这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现象。

第二,为什么粮价波动周期越来越短、波动频率越来越高?粮价波动跟每一期的产量和价格存在对应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整个粮价大的波动周期是5-6次。可2004年以来,一下子出现3次,隔两年就有一次价格波动,粮价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粮价出现这样的密集的波动。这需要从理论和实证方...

Read more

如何补贴中国的农业


  去年我主持完成的20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招标课题《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补贴制度与政策选择》,经过修订完善,最近交中国发展出版社,作为“201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正式出版。

  早在20年前,我的博士论文就将农业补贴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是时中国的人均GDP不足400美元。当时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普遍给予农业高保护、高补贴,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对农业实行歧视、征税的政策?农业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国家实现从剥夺农业向补贴农业的政策转变的时机和条件是什么?如何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调整政策倾向...

Read more

粮食涨价是经济增长过程的趋势


  原标题:理性应对粮食价格波动

  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波动是一种必然现象。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将成为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

  近一段时间,从众多的媒体、报告、研讨会的观点中,以及我们的调研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粮食价格面临很多困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为什么在粮食库存充裕、供需基本平衡的背景下,粮价仍然快速上涨?比如说小麦,新粮上市开秤,一般价格会有所回调。但今年却一路走高,这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现象。

  第二,为什么粮价波动周期越来越短、波动频率越来越高?粮价波动跟每一期的产量和价格存在对应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整个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