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主持主播发文称:从进货,生产,销售,资质证书,合格证书等一系列操作在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道道竟然都能顺利过关,到底是什么原因?她说今天她想捅一下这个马蜂窝,并由此想起了十几年前大头娃娃事件;后面有个神评论:送礼了。 其实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家对此类行为心照不宣,相关人员跟企业人员称兄道弟,当然私下有利益输送,而后就会有偏倚,所以保持亲清的政商关系对秉公执法,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至关重要,而中央八项规定及时套了紧箍咒。
其实职称评审何尝不是呢?因为它也涉及到较大的利益,特别是一个人长达几十年的收入保障以及公平公正问题,而且还有指标的严格限制。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想不用赘述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当然这不是个例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我想既然体制运行可能出现瑕疵,所以在推动改革发展时就不应该一刀切,在整体推进保持大方向的同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确保制度维护到正直者的关切,而不是维护到花点钱,搞好关系就能洋洋得意的状态。我想一项改革最终损害了正直者,而乐了精通权术与金钱者,就出现了劣币逐良币,而只有国家为正直者背书,形成正向激励,催生更多良币并逐劣币的良好生态。
今天我也想捅点马蜂窝,比如职称评审,在2018年左右那个大环境下,我只要愿意,花1000或者2000元从市场上或者官方的评选中就能买到所需的最后一个硬件,而后基本上就可以评上高级(或许还需要给评委打点打点,但当时年轻气盛,又有其它较多荣誉加持,坚持不花钱,不找人,至今还是这样,将来也会这样)但我一直没做,而是希望只靠自己的能力与努力去获得,同时参评高级是需要荣誉材料的,而我一直坚持不争不要,但我认为我的治学是严谨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以至于工作16年没获得任何一项荣誉,但当2020年论文评选首次匿名第三方评选,我参与并最终获奖,至此基本上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职评所需要的基本材料,没有给单位及主管部门添任何麻烦,没有与他人发生过任何争要,也就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会有自己的坚持,我只是希望在这样的体制与市场环境下,没让组织厚待,没与别人争要,而是完全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材料却因职称改革的简单化,一刀切被抹杀,我不能接受,我更不能接受的是不仅是这两年多,就是这十年,二十年一直坚持做正确的事,有益于国家,社会,人民的事,而在共同努力下,2022年11月30日人社部发布的60号文中明确规定:职称评审的标准: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去年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也是先立后破,但阜阳市人社局坚持评审符合规范,解释评审工作是形成一个闭环的并说会落实人社部,安徽省人社厅的文件要求的。我想发问的是:2021年时职称改革元年都没落实,后面还有类似衔接过渡问题吗?什么叫先立后破?2021年的职称改革时需不需要遵守?这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如果不需要遵守,阜阳市人社局法理在先,如果应当遵守,我法理在先,应该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