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判断文科生多了?
近日,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接受“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访谈时说“现在的文科生太多了,有高校拿着理工科的钱搞文科。”这让我想到该如何科学判断文科生是否多了呢?我想,可能有两个方法。
一是现实法。就是基于自己的现实情况,看文科生是不是能解决现实问题,是不是在就业方面出现了过剩情况,或文科生的工资普遍低于理工科生。基于现实情况的分析和判断,通常会被容易人们理解和接受,而不会被公众嘲笑专家观点与实际情况脱节。
但是,基于现实情况的分析判断也有问题,这就是现实可能是被扭曲的,正如市场常常会被扭曲、人性常常会被扭曲、人们的认识常常会被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常常会被扭曲一样。具体就“文科生太多了”这一基于现实的判断,我认为,它就有可能是被扭曲后的结果,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的结果。为什么说是被扭曲情况下的结果呢?你想想,中央电视台第4套节目“海峡两岸”栏目中,总是有许多台湾的专家学者们参加,但是,相对大陆的总人口来说,可以说,参加该节目的台湾专家理论上他们占台湾人口的比例远高于大陆的比例,为什么人们不说台湾的专家多了、台湾的文科生多了?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台湾人人都有麦克风,而大陆则不具备这样的情况。由于大陆只需要也只能由少数人讲,只能由少数人拥有麦克风,其他想讲、会讲、能讲的人,不一定有资格讲、有机会讲,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大陆的专家学者出现过剩的情况。这种过剩其实是被扭曲的结果,是不真实、不正常的结果。如果用现实来评价和判断大陆专家过剩,那么,就会得不到科学的结论,这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二是基于完全市场的法则。也就是在完全市场化,包括政治市场化、公开竞争的情况下,来分析判断市场、社会对于文科生的需求情况,则可能是另一番景象。还以台湾为例。台湾去年搞了大选。在大选前,大量民调公司、媒体、观察家、专家学者、普通民众等,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参与其中,何乐而不为,甚至乐此不疲,好不热闹。这其实是个庞大的市场,形成了庞大的需求。其中,对专家们的需求量相当大,甚至他们能左右舆论导向、民众风向、选民意向。从台湾的选举情况看,它完全是一种市场化、自由化、民主化的政治和经济事件,它不仅有利于选出符合最广大人民期待的对象,更是能够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激活经济、激发智慧。大量的政治宣传品,如各种旗帜、帖子、马甲、车辆、舞台等被生产、出售、购买、消费、租赁、使用,甚至餐饮也常常是暴满。在这样的政治情势下,文科专家最可能找到自己出镜、出彩的机会。也就是说,要科学判断文科生是不是多了,可以采用比较法或类比法,就是与最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比例,把中国文科生占中国总人口比重与那些发达国家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看谁高谁低,这样一来,就可以较为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文科生是多了还是少了。这就是应用经济学中常用的市场法或比较法。20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