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认知心态
在“认知心理”之后,我们再来“认知心态”。
什么是心态?有人讲:“心态,即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态表现也许是心理活动、心理感受或心理调节,有人对这样的心态指出:
1、再烦:也别忘记微笑。
2、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3、再苦:也别忘坚持。
4、再累:也要爱自己。
……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态表现也许是心理矛盾、心理趋势或心理境况,有人对这样的心态指出:
事业成功者的心态:学习的心态、积极的心态、付出的心态、坚持的心态、合作的心态、谦虚的心态、感恩的心态。
弱者的心态:玻璃心,非常脆弱;活在过去中;害怕学习,喜欢待在舒适区;容易放弃。
强者的心态:空杯心态;准备心态(雄心、爱心、信心、耐心和恒心);宽容心态;舍得心态;冒险心态;平常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态表现也许是心理暗示、心理自控或心理素养,有人对这样的心态指出:
生气不如争气、适时放弃才会有收获、宽容是一种美德、学会给心灵松绑、有自信才能赢、平常心不可少、别把挫折当失败、避免烦恼成心病、快乐其实很简单、登高望远能陶冶情操、不要酗酒、不要财迷。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态表现也许是思维模式、思想观念或潜意识,有人对这样的心态指出: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
●方向比速度重要,智慧比吃苦重要,学习比学历重要,机遇比关系重要,要什么比做什么重要!
●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方向大于方法,动力大于能力,做人大于做事!
●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观念比能力重要,策划比实施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感知比告知重要,创造比证明重要,尊重生命比别人看法重要!
●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
●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
●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
●生活要追求四度空间:宽度、深度、热度、速度;工作要形成五动个性:主动、行动、生动、带动、感动;人生须明确一个观念:只有缩短成功的日月,才能延长享受的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态是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一种心理活动反应,一个人无论有什么样的心态都会保持一定的时间,否则叫情绪、心情,而不叫心态,因此说人的心态是相对静止的。一个人的心态无论什么样的静止,在人生中总会变来变去,因此说人的心态是绝对运动的。人的心态处于相对静止时呈现具有固定性,因此,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可能有什么样的人性、性格、品质、观念、态度或言行等,以及有什么样的学习、工作、生活、婚姻、成效或人生,正如有人讲“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成败”;人的心态处于绝对运动时呈现具有可塑性,因此,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矛盾问题或环境条件下就有不同的心态,心态有好有坏、有明有暗或有轻有重,由此需要有意识地针对心态搞好养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针对心态的养心有静态养心和动态养心,静态养心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了解、学习或掌握心态有关知识、道理或理论,或静下心来反省自己的心态好坏而进行调整心态,或在安静的环境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放平心态,等等;动态养心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要求进步、解决矛盾问题、开动脑筋想办法,其中要注重解决心态问题和拥有良好心态,还要注重采取一些方式方法,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调节心态意识、组织员工拓展训练或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针对心态要想搞好养心,就要有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养心要有自觉性,这是搞好养心的首要前提,有了自觉性,能积极养心、主动养心或搞好养心。由此,人们对养心要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注重解决自身的内因问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养心成为自己的一个自觉行动;养心要有针对性,这是搞好养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了针对性,能有的放矢、不偏不倚地搞好养心。由此,人们对养心要像中医看病一样,细心诊断病症,辩证思维,对症下药;养心要有有效性,这是搞好养心的一个关键问题,有了有效性,能说明养心的方式方法是正确的、养心的行为是值得的或养心的效果是良好的。由此,人们对养心要突出有效性,只要认准了是有效的方式方法就要勇于探索、创新或实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针对心态要想搞好养心,其内在要求要让自己或他人拥有良好心态,良好心态如有:
“天道心态”、“仁爱心态”、“平衡心态”、“忠诚心态”、“舍得心态”、“低调心态”、“谦虚心态”、“分享心态”、“诚信心态”、“感恩心态”、“宽容心态”、“担当心态”、“理解心态”、“钻研心态”、“自立心态”、“自强心态”、“廉政心态”、“勤政心态”、“求真心态”、“理性心态”、“务实心态”、“服务心态”、“情商心态”、“归零心态”、“学习心态”、“贡献心态”、“团结心态”、“思考心态”、“科学心态”、“发展心态”、“文明心态”、“创新心态”、“民主心态”、“守法心态”、“防备心态”、“平等心态”、“敬业心态”、“友善心态”、“健康心态”、“合作心态”和“双赢心态”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针对心态要想搞好养心,其内在要求要让自己或他人去掉不良心态,不良心态如有:
“丛林法则心态”、“弱肉强食心态”、“称王称霸心态”、“整人害人心态”、“贪生怕死心态”、“信神信鬼心态”、“心躁气浮心态”、“好逸恶劳心态”、“自私自利心态”、“急功近利心态”、“患得患失心态”、“不知廉耻心态”、“巧取豪夺心态”、“贪得无厌心态”、“拉帮结派心态”、“两面三刀心态”、“好吃懒惰心态”、“不求上进心态”、“无视法纪心态”、“敷衍了事心态”、“民主泛化心态”、“自由泛滥心态”、“不顾安危心态”、“唯心主义心态”、“教条主义心态”、“官僚主义心态”、“拜金主义心态”、“形式主义心态”和“个人主义心态”等。
良好心态通常是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先进思想或科学理论的一种人心反映,能让人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较优的品质或较好的言行,让人有修养、有美德或有能力,让人有快乐的生活、幸福的人生或成功的事业;不良心态通常是人类社会的不良文化、落后思想或邪说理论的一种人心反映,能让人具有较低的心理素质、较劣的品质或较坏的言行,让人缺修养、缺美德或缺能力,让人有痛苦的生活、悲惨的人生或失败的事业。
良好心态和不良心态通常是隐蔽的、稳定的或复杂的,不易被人认知、理解或掌握,然而无论一个人的良好心态和不良心态隐藏多么深沉,只要细心观察其做人做事就能判断出有什么样的心态,例如,一个人做人做事总是遵循自然规律可推测有“天道心态”,一个官员做人做事总是平易近人可推测有“低调心态”,一个人做人做事总是体现出有诚信可推测有“美德心态”,一个人做人做事总是讲究精益求精便可推测有“完美心态”,一个人做人做事总是装神弄鬼可推测有“信神信鬼心态”,一个人做人做事总是以强欺弱可推测有“弱肉强食心态”,一个人做人做事总是爱钱如命可推测有“拜金主义心态”,一个人做人做事总是自由散漫可推测有“自由泛滥心态”。
良好心态和不良心态也许是人类社会或每个人最本质、最根本或最重要的一个内在矛盾问题,也许只有解决好这个内在矛盾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好人的心理、思维、思想、品德、能力、婚姻、事业或人生等方面的矛盾问题。
总之,心态是心理状态,人的心态表现也许是心理活动、心理感受、心理反应、心理矛盾、心理趋势、心理境况、心理暗示、心理自控或心理素养,人的心态是相对静止而绝对运动的一种心理活动反应,人们针对心态要想搞好养心,就要搞好静态养心和动态养心,自觉地让自己或他人拥有良好心态和去掉不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