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聚变能研究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初,经过长期努力得以稳定、渐进的发展,我国主要的托卡马克装置有J-TEXT 装置、HL-2M 装置和EAST 装置等。今年以来,我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方面持续攻坚。4 月12 日EAST 装置成功实现403 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并于次日复现;7 月,中国环流三号高功率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首次实现功率注入;8 月25 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 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运行水平迈入国际前列,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多个核聚变装置获批开工建设,总开工规模突破百亿。能量奇点洪荒70 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于8 月15 日正式启动总体安装,计划于2023 年底建成运行,其全部磁体系统均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建造。洪荒70 将成为全球首台建成运行的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率先在完整装置层面验证高温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的工程可行性。聚变新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已于8 月24 日获合肥市庐阳区发改委批复,拟于2023 年开工,2026 年建成运行,总计划投资85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