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电、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对电网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市场担忧电网消纳能力可能会导致国内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受限。我们认为,随风光大基地项目落地,部分地区确实面临一定消纳压力。但考虑源网荷储各环节的调节能力后,我们预计“十四五”电网消纳能力不会制约风电、光伏新增装机;此外,电化学储能装机可为风光装机提供较大弹性,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电源侧:收益机制优化带动“十四五”煤电灵活性改造积极性提升,预计贡献系统调节能力30-40GW。电网侧:经济性和必要性支撑特高压新建,我们预计“十四五”开工8 交10 直;同时由于22 年开工不及预期,23-24 年有望迎来密集开工建设期。负荷侧:开展需求响应削峰的投资成本仅为新建发电厂的14%-20%,性价比突出,我们预计25 年需求响应能力达到82GW。
储能侧:1)抽水蓄能:21 年价格机制理顺后,建设积极性显著提升,我们预计“十四五”将有40GW+项目开工。2)电化学储能: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叠加独立共享储能模式带来的经济性边际改善,装机增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