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亚洲的


过去十年,世界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亚洲占全球GDP的比重已从38%上升至45%,到2030年可能会超过50%。

(图源- www.worldeconomics.com/Thoughts/The-future-is-asian.aspx)

如今,亚洲在全球 GDP 中所占的份额超过 45%,而欧洲和北美现在所占的份额更少,约为 36%。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非凡的变化。显然,这主要是中国和印度在此期间快速增长的结果,但也反映在许多其他亚洲国家的快速增长。如果各大洲之间的 GDP 增长差异继续保持 2012 年至 2022 年期间确定的增长率,那么到 2030 年,亚洲 GDP 可能占全球 GDP 的一半以上。

俄罗斯与乌克兰间的持续冲突与战事绵延,使得国际间的经济制裁战爆发并进一步加剧。能源与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供求发生巨变,价格飙升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与破坏甚或是难以挽回的。

与此同时,亚洲仍旧保持相对来说极其可观的经济增长,印度、中国,以及东南亚的经济增长使得东亚与南亚走上了持续发荣与发展的道路。在西亚,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和平在两国之间得以实现,且也门也正结束其残酷的内战,经济发展在西亚正成为主题。在中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的进展,中吉乌铁路提上了建设日程,东西亚之间将实现陆路与海路的全面链接,并将伸展向欧洲,乃至北非。

今年,金砖组织和上合组织都实现了扩容,主要成员来自亚洲,对于更广泛亚洲及其周边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亚洲内部的安全关系与经济联系更趋紧密。

十五世纪末与十六世纪初,葡萄牙人进入了印度洋,他们为和平的印度洋贸易体系注入了武装力量,武装贸易开始改变传统的东方贸易体系。葡萄牙人进入东南亚,后来,经过种子岛进入日本。日本则模仿中国北方征服者的口吻称葡萄牙人为“南蛮人”,他们带来了火器,由此而逐步改变了东亚的战争形态。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进入了马尼拉,开辟了所谓的大帆船贸易时代,美洲白银开始大规模并加速流入东亚。荷兰人和英国人先后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名义为“公司”,实则是海外之国。在南亚和东南亚建立了武装贸易体系,并很快认识到,亚洲内部的贸易是利润的根本来源。也就是说,如果失去参与亚洲内部贸易的机会,基督教武装贸易体系便无法长久地在亚洲立足。而后,孟加拉大量种植鸦片......

历史似乎又倒转回来,中国与印度成为全球财富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东南亚作为重要参与者的亚洲内部贸易体系则成为亚洲繁荣的重要基石之一。所不同的是,欧美看到了不仅台湾地区、韩国与日本在全球半导体中的翘楚地位,新近更目睹了中国在半导体、芯片、手机、通讯、清洁能源、电动车、飞机制造、造船、可控核聚变,等等一系列产业与技术上的历史性突破。大量决定人类经济社会未来的新兴产业与技术领域中,亚洲正展现出其不可遏止的发展态势。

虽然,仍有经济学家或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亚洲的经济增长引擎——中国和印度经济——正在放缓。然而,亚洲领先于欧美更高的经济增长态势并不会消失,特别是在虑及新冠疫情结束以及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的地缘政治争冲突以及美国当前的政治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后,亚洲的增长将是一个日趋稳定的发展态势。

总之,从迄今为止可见的趋势来看,亚洲的崛起不太可能很快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