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对于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学业的小成与大成。
《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所这段话的意思是:【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如果我们把每二十五家设立的“塾”比做今天的小学,每五百家设立的“庠”和每一万二仟五百家设立的“序”就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初中和高中。那么,国都设立的大学又是怎样的呢?
再看《礼记•学记》是这么说的:“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
同样,《礼记•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作为“大学”的“三纲”,也就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方法和途径就是“大学”的的八常:“格物、至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由此可见,在低信息量背景下的古圣先贤,其教学思想、教学效率远远不是我们可以比拟的,难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也难怪我们已故的人民领袖毛主席会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再说今天“海量信息”背景下的教育。虽然我们不可能像“低信息”背景下的古圣先贤那样,对“有限信息”进行深层次探究和追问,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传道、授业、解惑”却不能打折扣。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说中小学是让学生“知其然”的话,那么大学教育就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而“知其所以然”的关键则在于对理论条文的深度解读及方向上的导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不但让学生能动手“做”,还要学生把“做”出来的内容,用语言文字清晰、完整的表达出来并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这就是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区别所在。
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当代学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一定的情景和条件下,对那些一看就会、一读就懂的理论条文,也就是“知其然”的事,完全可以交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则专门带领学生去“知其所以然”。
“知其所以然”的“根”在“底层逻辑”上。任何学科都是从“底层逻辑”延伸出来、导入专业要素并带有各自专业特点的知识,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也就这个道理。如何把抽象、枯燥无味的理论条文具体化、形象化并具有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同时,通过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来实现。
心理学告诉我们,时常出现的东西,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当热度散去,光彩自然不再照人,这就是“教研”活动的永恒性。
以上文字专为应节气瞎侃,千万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