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正是在隨便地活著,隨便的死去麼


         這是我讀過的最有品質的關於死亡的散文。

是的,我們以實用的功利主義的思想看待死亡,我們漠視他者的死亡,並不意識到我們必然是同樣的他者。

我們講究墓碑的石質,以創造主觀的不朽,但我們卻很少考究過墓石所應承載的人之為人所應體現的人文精神;

是的,“死亡如此草率、隨便、輕賤,死者何以安心,生者何以安心?沒有死亡美學,生命只是隨便活著,隨便死去。”

我們不正是在隨便地活著,隨便的死去麼。

“”為什麼要活得久?盡可能的活得老?因為,只有這樣才有更多的後悔的機會。曾老的話有意思,可惜他自己活得不夠久和老。

尊重自己的生命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的實踐活動,就是讓生命活動充滿體驗式的情懷和冒險。自定義而非由原始定義所定義和支配,分清並區隔“門之內外的世界”,讓自我生命永遠在偶然存在的觀念下“去作相”而“生其心”地自然流淌。

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