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祷天觞百神
晋代江统著《酒诰》,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历代悠远,经口弥长,稽古五帝,上迈三皇,虽曰贤圣,亦咸斯尝”。
上古时代,洛阳龙门山南九皋山地区,是第一代炎帝神农氏石年创立的伊侯国,《竹书纪年》记载:“神农氏初国伊,继国耆,故为伊耆氏”。
《伊川县志》记载:“伊川古有伊国之称”。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牧于伊侯”。《水经注伊水》记伊水支流“涓水北水,过陆浑县故城北,水出西北侯溪,东流注于禅渚,流入伊水”。这里是伊侯国的第一代炎帝神农帝石年和第四代炎帝神农氏帝明与蚩尤生活的地方。
《山海经.中次七经》“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苍玉”。
“明水”.发源于九皋天室三涂山之牛山,“苍玉”,是黑色玄武岩代称,明山就是由几干万年前的火山岩浆凝固而成。明水北流与康水会,康水也是发源于三涂山牛山之尾“皇得地”之西的张棉,与明水平行向北流,在葛寨烟云涧与明水(石涧水)汇合后称双溪水,过双溪头村在聚仙观附近流入入伊河。
明水旁边所依之山,《伊川县志》记载称惠明山(鹤鸣山),由此表朋,山和水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帝明。后世将山“明”改为“鸣”,故有呜皋山之称。
《酒浩》中“酒之所兴.肇自上皇”的“上皇”指的是炎帝神农帝石年和帝明,他们是中华酿酒鼻祖,帝石年用伊水边地台之泉的泉水和伊川的玄山之禾粮食,酿出“伊粮黄”醇香美酒,在伊侯国成立之时,请来天下百神喝“伊粮黄开国酒”。
地台风光:
帝明在明水古泉酿出上皇美酒。在伊侯国成立百年华诞之时,帝明请来天地上下五湖四海的百神,在明水烟云涧附近的天室山,畅饮上皇美酒,举杯共祷天下太平。
帝石年和帝明酿美酒祷百神,觞百神的典故,见于《山海经.中次七经》的记载:“帝台之石,帝所以祷百神,帝所以觞百神”。百神会聚饮美酒,如今仍有“聚仙观”、“海峰山“、“海凸庙””酒后“、“百神台”等古迹地名,成为伊侯国流传千古的美谈佳话。
后来,夏代的仪狄、杜康也秉承帝明酿酒之法,使酒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到了北魏王朝天即将迁都洛阳前夕,北魏新城官员孙秋生,刘起祖率二百人平通伊阙,同时在古阳洞造佛像,开龙门山“开佛龛、凿佛像”之先河。
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述当时善酿酒者名叫白刘坠,所酿美酒又称《鹤觞》。这个“鹤”指的是《诗经 小雅 鹤鸣》所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中的“仙鹤”。《觞》指《山海经 中次七经》所记载的酿酒鼻祖上皇帝明首酿“伊粱黄”美酒,在地台山“祷百神”、“觞百神”的典故。
刘白堕由洛阳溯伊水而上,来到传说姜太公与周武王到过的地台山,在三股溪水汇聚的中溪,南望鸣皋山,东瞻惠明山,涓水环绕,正是《水经注伊水》中描绘的“佳饶渔苇,禹父之所化”的墠渚宝地。刘白坠大喜过望,决定在此再建酿制“伊粮黄”的酒坊。
在中溪东边伊水东岸,看到火山岩浆涌入“五洋江”时凝固成的黑色岩浆岩“明山”,有一处极似金字塔状的山丘,刘白坠请来工匠,在此金字塔山的正中间,开凿了一尊端坐的大佛,又在大佛北边,新凿石窟佛龛,龛中雕刻了精美的佛像。
如今此佛洞仍在,是洛阳市文保单位,称“吕寨石窟”,洞中佛像风化严重,洞外大坐佛已被干年风雨侵袭而糢糊不清,但大佛胸前的胸洞,仍可看到石砌塌陷的痕迹。
刘白堕酿制的伊粮黄美酒,继承了炎帝神农帝明的秘方,酒味醇正甘美,饮后口留余香,增进食欲,病不侵身,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达官贵人纷纷将“伊粱黄”酒作为高等礼品,赠送海内外好友宾朋,于是声名远播,供不应求。
为了更大更好发展,在京城洛阳又开办“伊粮黄酒坊”,由于酒好,每樽价格值黄金一两。“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参见《洛阳伽蓝记》)。
此酒很快传入宫庭,孝文帝品饮后,龙颜大悦,又闻听刘白堕不仅酿制美酒是行家里手,而且开凿金山大佛和佛窟,善举厚德,是国之工匠,特颁御旨,赐封刘白坠所酿之酒由“伊粮黄”改为“一两黄御酒”,酿酒坊赐封为皇家“御酒坊”。
参考阅读:
九皋山北地区在汉代是洛阳南郊的“皇家园林”
《水经注 广成泽水》记载说“《河南十二县境簿》,泽在新城县界黄阜。盖此泽甚大,古本在梁、新城二县境也。安帝永初元年,以广成游猎地假与贫民。《续汉志》新城有广成聚。有广成苑。《舆地广记》,梁县西有广成泽,後汉作苑,为游猎之地。元初二年,马融作《广成颂》记述:“是以大汉之初基也,宅兹天邑,总风雨之会,交阴阳之和。揆厥灵囿,营于南郊。徒观其坰场区宇,恢胎旷荡,夐勿罔,寥豁郁泱,骋望千里,天与地莽。于是周阹环渎,右矕三涂,左概嵩岳,面据衡阴,箕背王屋,浸以波、溠,夤以荥、洛。金山、石林,殷起乎其中,峨峨硙硙,锵锵崔崔,隆穹槃回,嵎峗错崔。神泉侧出,丹水涅池,怪石浮磬,耀焜于其陂”。
《水经注伊水》记载九皋山曾名“放皋山”,又名“狼嗥山”:有明水出梁县西狼嗥山,俗谓之石涧水也。西北流径杨亮垒南,西北合康水,水亦出狼嗥山,东北流径范坞北与明水合,又西南流入于伊。《山海经》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是也。伊水又与大戟水会,水出梁县西,有二源,北水出广成泽,西南径杨志坞北与南水合,水源南出广成泽,西流径陆浑县南。《河南十二县境簿》曰:广成泽在新城县界黄阜。”
从这些“狼皋山”、“狼嗥山”的名称,古代九皋山北广成泽后来被皇室划为皇家苑囿的原因。
附录1
《山海经 中次七经》记载的地台山“祷百神”、“觞百神”
1、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服之不蛊。有草焉,其状如蓍,赤叶而本生。名曰夙条,可以为簳。
2、 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
3、又东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苍玉。有木焉,其叶如槐,黄华而不实,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
附录2
《炎帝文化发端伊洛论》(节录),其中讲述伊川有第一代炎帝神农氏石年和第四代炎帝神农氏帝明。
作者:杨作龙
原载自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六期
炎帝文化是上古时期重要的文化内容,从其发展进程看,其有别于原始农业发端初期的神农文化。谯周《古史考》云:“神农至炎帝,一百三十三姓”,是说有132姓皆袭神农之号。虽则炎帝亦袭神农之号而称神农,然其和一般不见经传的袭神农之号者相比,炎帝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白虎通》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谓之神农也。”《周易·系辞》亦云:“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利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里的记载显然是对原始农业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描述,根据原始农业发展的进程,这正是锄耕农业的生产方式,或可说是已达到原始农业的顶峰阶段。
《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斩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又作五弦之琴,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春秋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于常羊,生神子,人而龙颜,好耕,是为神农。”
《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
《太平御鉴》卷721引《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行于江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
《路史》:“炎帝神农氏,姓伊耆。”
《皇王大纪》卷1:炎帝神农氏“能治百谷百蔬,与民并耕而食,发教于天下,使之积粟,国富民安,故号曰神农氏,又曰伊祁氏,伊祁氏始为蜡。”
上述记载初始神农氏的痕迹。母曰任姒,又曰安登;少典妃游于华阳,感之于常羊;炎帝人面龙颜,而又人身牛首;炎帝之姓为姜、姓伊耆、又曰伊祁氏;炎帝长于江水,又以姜水成。
所以如此,我认为全在于八代炎帝的不同情况在历史、神话传承中的合户所致。所以,在同一代炎帝或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要具备上述有关炎帝记载的所有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据《帝王世纪》、《外纪》、《通志》、《路史》注引《古今通系》云:八代炎帝为炎帝石年、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宜)、帝来(釐)、帝哀(里)、帝榆罔。
石年即第一代炎帝,“母有娇氏,为少典妃”。有娇氏为生活在平逢山的一支古老氏族,平逢山即洛阳市北之邙山,少典氏族世代居住于新安县之青要山一带,关于炎帝出生于伊洛地区,已有伊川籍学者翟智高论述于前,王大友先生继其后亦主此说。兹介绍如下:近年,翟先生在伊川县之龙头沟发现了巨型天然石龙。据介绍,龙头沟全长4.5公里,沟中有水,长年不息。长水(常水)水源头的龙泉,不远处有二十多丈的岩石层,石层下为巨龙形象。石质龙身通体连贯,吻、牙、舌、眼、獠牙、角、身、足、爪、翅,一应俱全,龙头朝西,尾向东,呈伏卧腾飞状。此长水,据《水经注》之伊水称:“长水出新城西山,东流注于伊水。”长亦念常,地名有常川。其地又称牵羊坡、羊架坡,故世传为常羊坡、常羊山。并认为此常羊即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之常羊。
笔者亦到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龙头沟考察过,巨型石龙此言不虚,相信在布满植被的上古大地唯有石龙突显,定十分壮观。在盛行感生观念的母系社会,以巨型石龙为感生图腾,正符合炎帝诞生的传说。
据前引《皇王大纪》,炎帝又曰伊祁氏,始为蜡。蜡音zhà,祭名,年终合祭农田诸神祇。
明代梅鼎祚之《皇霸文集》载有“炎帝伊耆氏蜡祝辞”,注云:《礼记·郊特牲》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又引刘勰《文心雕龙》云:“昔伊祁氏始蜡以祭八神。”又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略》云:“土鼓苇钥,伊祁氏之乐,又《郊特牲》云:伊耆氏始为蜡,蜡即田祭,与种谷相协,土鼓苇钥又与蒉桴土鼓相当,故熊氏云伊耆氏即神农也。”
炎帝的一项重要活动,即“祷百神”和“觞百神”,也主要在伊洛地区。《山海经·中次七经》载:“中次七经,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也。”休与之山又作休牛之山,也作休马之山。《锦绣万花谷》卷5引《博物志》:“休马之山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如鸡卵。”《中次七经》又说:“东二百里,曰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鼓钟之山为百神聚会之所,也是炎帝祭祀百神之地。祭祀要用精米和糯米,要脱壳,鼓为鼓风去糠之功,这是原始农业在粮米加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炎帝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休与之山盛产祭祀神灵所用的“帝台之棋”。
何为“帝台”,鼓钟之山只载明为觞百神之所。为什么要在此宴会百神,还当另有原因。据《路史》卷44“陵台说”云:“夫帝王之冢曰陵,亦曰台。”《隶释》卷1载《成阳灵台碑》云:尧母仙殁,欲人莫知,名曰灵台。“此说明非但帝王,帝王父母之陵亦可称为台。所以我认为鼓钟之山的帝台即帝陵,应该是某代炎帝之陵。根据文献记载,上古诸帝的葬地及陵墓极受重视,陵墓要比诸帝的诞生之地更为重要,《山海经》中即多有上古帝王葬地的记载。这也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观念体现。又《中次七经》载:“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化为□草。”帝女,郭郛先生释为“炎帝氏族首领之女”,姑媱之山,为“炎帝女媱姬葬此山而得名。”山在今伊川、嵩县一带。
炎帝在伊洛地区的活动还可以从尧时“四岳”的先祖“大岳”得到说明。据《春秋左传注疏》卷3称:“夫许,大岳之胤也”。杜预注云:“大岳,神农之后,尧四岳也。”同书卷8称:“姜,大岳之后也”。注云,姜姓之先为尧四岳。“疏引贾逵云:“四岳,官名,大岳也者,主四岳之祭焉。”此指“四岳之祭”,是泛指对山川的祭祀。在《山海经》中,山“岳”凡出现八次,尚未见如后所说的岱、衡、恒、华的四岳之称。“岳”为高峻的山或山的最高峰,此正为《山海经》中所记之山岳的本意。如《山海经·中次六经》载:“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此岳,后世亦称为岳顶之。据《大清一统志》云:“岳顶山,在宜阳县东南,峻极,不可攀跻,由龙屋至山顶六十里,又西为花果山。”对于此山,郑杰祥先生考察认为,“岳顶山今称岳山,位于宜阳县西南,海拔1900余米,为熊耳山主峰,……正位于《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述诸山范围之内,应当就是该经所记的岳山。如果此释不误,那么此山也应就是《诗经》所说申、吕二族发源地的崧岳山。”并说:“炎帝族因居于岳山有时又被称作大岳……炎帝族以岳山周围为中心,披荆斩棘,开发山林河谷,努力发展原始农业生产。”
《山海经》中所记图腾动物崇拜和图腾氏族的真实性外,《史记》中的记述也可说明《山海经》的记载是史实。”仅以《山经》为例,《山经》共有26个山系,所记山川河流与氏族图腾或氏族的命名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郑樵《尔雅注》云:“自释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命也。”注云:“言山川自有旧名,禹治水后更命焉。”所以上古时期的山川之名,或是以山川之名命族名,或是以族名命山川,因此循着山川即可获得上古时一些氏族的信息。以人名或氏族名冠山名,或是以山名、水名冠族名,在《山海经》中是经常遇到的,如《中次六经》的“夸父之山”,《北次三经》的“轩辕之山”即是。让我们对炎帝后几代的探索就循着这一思路进行。
据《名疑》卷1称:“炎帝神农氏姓伊祈”,所以亦称炎帝为伊祁氏、伊祈氏。汝州洪山庙遗址出土伊川缸,上绘木耜彩画,正反映为炎帝的耜耕农业阶段。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第一代炎帝的活动范围坐实在嵩山以南及以西地区。
据《帝尧碑》、《隶释》:炎帝又称魁隗氏、块隗氏。这应该是对第二代炎帝临魁的称谓。据《山海经·中次六经》载:“又西十里曰廆山”,廆山,古又称魏山。按古汉语通假规律,廆与傀,傀与槐,傀与块,槐与魁,块与魁,魏与廆,魏与隗俱可通假,所以廆山亦可称魁山,廆山或魁山在今洛阳之宜阳、新安一带。又《山海经•中次三经》云:自青要山“又东十里,曰騩山。”騩与隗亦相通假。郭璞注云:騩,“音巍,一音隗嚣之隗”。山在宜苏之山以西四十里处,亦在新安县境内。本此,则第二代炎帝临魁或块隗即生长活动于这一带。
第三代炎帝曰承,《山海经·中次六经》称:“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无草木,多垩,潐水出焉。”承与烝通,常与尚通,此山亦可称尚承之山,山在今河南省陕县南80里处,在陕县与灵宝之间,此山当即帝承之故里。
第四代炎帝曰明,《山海经·中次七经》曰:“又东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皋与昊通,昊与皞通。皞有光明洁白之意,其下有明水,炎帝明居此,山在今洛阳伊川县境内。
《隋书·地理志》:陆浑县有方山。县志云:陆浑山有二,俱在嵩县东北,一距县四十里,在伊水之西,……一距县二十五里”。根据方山的地理位置,应以在嵩县东北四十里处为是,在伊川、嵩县一带。
第八代炎帝曰榆罔,榆罔为节并之孙。“罔与方”亦相通假,所以榆罔的诞生地亦与“方”相关。方,除上述“方山”之说外,又有“方泽”之说。《唐开元占经》卷118云:“《随巢子》曰:夏后之兴,方泽出马。”《山西通志》亦云:“禹方兴时方泽出马”。方泽在什么地方,我以为方泽即后来鲧氏族的族居地,在《山海经》所载自青要之山南望的墠渚之地,此地为“禹父之所化”,是禹父鲧的族居地。据《水经注 伊水》记载,“墠渚”在伊川县伊河西岸二级台地 鸣皋镇至平等乡古城一带的“涓涓泉水密布,苇子丛生,沼泽中鱼鳖蚂虾丰富的鸭子湖”,今天已升格为“伊川国家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