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受降桥”存废始末


           当你经过沔师附小那段路时,是否知道:七十多年前,这里是有一座桥的,原来叫做太平桥,后来改为“受降桥”。绕道进入解放街,在老邮局地址上,还曾经举行过富有历史意义的日军受降仪式。

       世事变迁,那些场所现在已经完全不见踪影。但是,老一辈的人还记得,太平桥就在沔师附小的西边。

       有桥的地方就有河,太平桥又是建在哪条河上呢?

       原来,襄河在解放街西边是有一个入口通往流潭的,这条河叫锦瑞河。锦瑞河将钱沟与解放街隔断,但河上有多座桥梁,太平桥就是其中的一座。

       太平桥共有十二个桥墩,每根墩柱上都有一个石头雕刻的狮子头,看上去雕工非常精美。这一地段,曾经是仙桃的繁华所在,一直有“小汉口”的美称。

       可是,日军占领仙桃时,太平桥被炸毁。随后,为了过河方便,人们又在被毁的太平桥西边建了一座简易小桥。从这座小桥到襄河堤岸的这块地段,被划为日军军事区,人称日划区。日划区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十分森严。日划区以南,是居民区和商业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下旬,仙桃各地的日军陆续迁往仙桃,包括新堤、峰口、彭场以及通海口等地的2000多日军,连同在仙桃的日军第5步兵旅在内,盘踞在沔阳的7400多名日军全部集中在仙桃。

 

       (沔师附小现在已改名为沔州小学,但人们还是习惯性叫附小。如图所示)

 

       按照事先安排,仙桃地区受降军官,本应为国民党第七十五军军长柳际明,但柳需要顾及天门、岳口、黄陂、应城等地的受降仪式,所以,仙桃的受降仪式只得由其麾下第六师副师长李邦华担任受降指挥所所长,全权处理受降事宜。

 

(附小的东边,解放后还残存一段河流,人们叫四清河,十几年前改造成了人行道。如图所示)

 

       受降仪式被安排在月末的一天。仙桃镇本来就不大,一时间,7400多名日军停留在仙桃,衣食住行就成了一个问题。所以,除少数军官住在仙桃的大户人家以及设在现在附小地址上的沔北县政府驻地外,部分俘虏被分散到杜台、袁市、仙桃北岸等地居住。食品供给由各地乡绅承办。供应不足时,采取由俘虏以劳换食,即俘虏通过参加农户劳动换取户主的粮食。即使这样,粮食供应仍然是个问题,最后不得不动用国民政府封存的“中央粮库”里备用的粮食。

       终于等到了10月底的这一天。

       举行仪式的时间安排在傍晚,地点为现在解放街老邮局处,当时这里是一个小洋楼。可以推测小洋楼的面积一定挺大,因为参加仪式的人数不少。其中包括第七十五军六师副师长李邦华等一部分职级较高的中方军官,也包括日军第五步兵旅团司令古贺及其它级别较高的日军军官。此外,仙桃稽查处和镇公所镇警队担任警戒的人员也不少。

       受降仪式按照设定的程序,宣读公文,签字画押。虽然简单,但是庄严肃穆。

 

       (老邮局的旧址上,新建起邮政储蓄银行。解放前,这里是一座小洋楼,即受降仪式举行的地方。如图所示)

 

       (解放街上过去的中国人民银行变成了民居,但水泥制作的牌头还残留着。如图所示)

 

       那时,仙桃镇已经用上了电灯。当晚,在受降仪式结束后,安排了庆祝晚会。在沔北政府所在地的空场地上,灯火通明。高高的舞台中间,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两边陈列着国民党党旗和国旗。舞台的前方,并排竖立起五根杉木,分别升起了中、英、美、苏、法五面国旗。会场前端,扎有圆形彩虹门,是用鲜艳的花卉、碧绿的柏树枝做成。而仙桃全镇的大街小巷,挂满了三角形的红色和绿色小旗。一时间,全镇笼罩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六师副师长李邦华主持召开了庆祝大会,部分日军俘虏也参加了大会,并且参与表演节目。不过,他们脱下了日军军服,换上了中国军人的制服,右臂上,佩戴着国民党“青天白日”的臂章。

       节目正在进行中,不远处突然传来了枪声。顿时,会场乱作一团,人们慌忙四处逃散……

       等军方赶到出事地点,发现原来是一场虚惊。在附近的虹桥边,担任守卫任务的国民党士兵在哨所旁突然看到了人影晃动,情急之下鸣枪壮胆,于是引发了其它地方的枪声。

       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人们对抗战胜利的激动心情。为了纪念抗战胜利,有人提出重建被日军坏毁的太平桥,仙桃各界纷纷响应。

       于是,资金很快筹集到位。太平桥得到重建,并在桥南竖起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受降桥”三个大字。可惜,太平桥后来不复存在,这块石碑也随之遗失。

       1988年出版的《仙桃镇志》上对太平桥有着简短的介绍,值得人们回味的是这样一段史实:“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李人林带领三个连兵力,在受降桥头围歼了国民党水上警察第六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