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起点和起因


 通货膨胀的起点,一般认为是市场中现有的商品价格,其实并非如此。通货膨胀的起点是商品的生产成本(价值),而并非是市场现有的商品价格。因为市场中现有的商品价格也是之前通货膨胀的结果,所以推算下来,通货膨胀的起点最后也就落到成本之上。当物价降至成本的水平,通货膨胀就不存在了。当物价降至成本以下,就变成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了。见公式:

通货膨胀:成本<售价

物价稳定:成本=售价

通货紧缩:成本>售价

以上所说的通货膨胀起点,指的是某一段时间之内的起点,即时段起点,而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始起点。所谓时段起点,就是不包括原材料通货膨胀因素的商品生产成本。所谓原始起点,就是减去包含在原材料成本中的通货膨胀因素的商品生产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时段起点商品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

原始起点原始成本=原材料开发劳动力+成品加工劳动力

单一劳动力成本

虽然商品的生产成本是由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所构成的,但是商品最终的生产成本是凝结在成品中的劳动量,因为任何原材料最终都是由单一的劳动力成本所构成的。当原材料和劳动力结合在一起,变成产品之后,也就形成了新的商品价值。如果生产出的商品在市场上进行加价销售,那么也就是原材料变成产品之后的价格上涨。由于原材料价格中也包含通货膨胀的因素,因此通货膨胀的原始起点是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加上成品生产的劳动力成本。

大自然中的物质资源是非人造的,作为原材料是没有通货膨胀因素在里面的,因此通货膨胀的原始起点就是人类投入原材料开发时所投入的劳动力,即单一劳动力成本,没有原材料成本在里面。因此,通货膨胀的原始起点就是人类在开发原材料工程中的劳动力投入和加工成品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力之和。这些投入的劳动力最终凝结在成品之上,也就形成了该成品的价值。因此说,通货膨胀的起点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价值,也是存在原始价值和时段价值的区别。所谓原始价值,就是单一的劳动力成本。所谓时段价值,就是在某一时段所形成的商品生产成本。

原始起点=原始成本=原始价值

时段起点=时段成本=时段价值

时段起点>原始起点

市场上的商品是以价格方式来进行销售的,而不是以价值的方式来进行销售。价格通常是大于价值的,因为这样销售者才能从这中获利。但是超过价值的价格,里面自然就包含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其关系式如下:

通货膨胀:价格>价值

物价稳定:价格=价值

通货紧缩:价格<价值

价格与价值之间的三种对比关系,体现了三种不同的经济运行状态。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一种经济运行状态,那就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起点,只有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价值。当然在里面也包括时段价值和原始价值的问题。如果研究原始通货膨胀问题,那么就利用原始价值的概念。研究时段通货膨胀问题,自然也就要使用时段价值的概念。

 

通货膨胀的起因,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经营利润,另一方面来自于国家的货币投放。一般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投放量过多导致流动性过大所造成的,其实这只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即使停止货币投放,

同样会引发通货膨胀,因为企业利润就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

企业的经营目的是获得利润。如果企业没有利润,它将不能进行扩大发展。而获得利润必然使商品售价大于成本,价格大于价值,这就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发生。这种通货膨胀是以常态形式存在的,并非是一种偶然的经济现象。不像货币发行,是有批次间断性进行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动态通胀”和“静态通胀”两种不同形式。所谓动态通胀,就是市场中的实际通货膨胀。所谓静态通胀,就是货币总量超出商品总量比例。见公式

动态通货膨胀=实际物价上涨=利润

静态通货膨胀=货币总值/商品总值

平时所说的通货膨胀,指的仅是动态通货膨胀,而并非是静态通货膨胀。但是,由于动态通货膨胀于静态通货膨胀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因此静态通货膨胀的存在,也就是动态通货膨胀扩大的风险之所在。静态通货膨胀与商品总值和货币总值之间的量比关系如下:

静态通货膨胀:货币总值 >商品总值

静态物价稳定:货币总值=商品总值

静态通货紧缩:货币总值 <商品总值

当货币总值大于商品总值时,状态通货膨胀为正值,其比例越大,静态通货膨胀就越为严重。比如,当比值为21时,静态物价将上涨一倍。当货币总值等于商品总值时,比值为11,静态物价将保持在稳定水平。当货币总值小于商品总值时,静态物价将是下跌状态,即静态通货紧缩。如果出现通货紧缩现象,那么物价将跌至成本以下,企业将因持续亏损而倒闭破产。在不增加商品投放的情况下,货币投放量越多,静态通货膨胀就越为严重,否则相反。这就是静态物价变化的基本规律。

货币发行之后,如果没有等量的商品产出,那么货币与商品的量比就会相应扩大。发行的货币越多,比值就越大,静态通货膨胀就越为严重。静态通货膨胀是导致动态通货膨胀产生的一个基本原因,一旦静态通货膨胀转化为动态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幅度将随之等比扩大。

发行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市场上的商品,是一种最低成本的获利手段,也是政府的特权。但是货币发行之后,如果没有等量的商品产出,那么原有货币的价值就会被稀释,也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如果货币投放于储备和抵消债务购买力,那么它将不会扩大动态市场购买力,不会引起动态通货膨胀的发生。如果货币投放于市场,那么它将扩大市场购买力,引起动态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说,发行货币不一定会引起动态通货膨胀,停止货币发行也不一定就能够制止动态通货膨胀。虽然停止了货币发行,那么静态通货膨胀大量转换为动态通货膨胀,那么动态通货膨胀仍然是继续扩大的状态。

货币信用是由商品来进行保证的,有商品的存在,货币才有价值,否则货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另一方面,商品多了货币也应该同步增加,否则必然导致商品积压,企业倒闭破产,劳动者大量失业和社会矛盾的大幅度增加。因此,在商品与货币之间在数量上必须进行合理搭配。虽然利润来自于通货膨胀,但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过量的商品,抵消了等量的静态通货膨胀。如果不再增发货币,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静态通货膨胀将被全部抵消。

目前,通货膨胀象瘟疫一样在全世界进行广泛传播,人民大众深受其害,痛快地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些通货膨胀严重的地区,其货币信用已经完全丧失,货币已经一文不值,失去了购买任何商品的功能。相对严重通货膨胀的地区,有些轻度通货膨胀的地区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没有被通货膨胀所毁灭。其实,潜在的通货膨胀危机已经深深地隐藏在各个经济体中,随时有可能大规模爆发,毁灭看似欣欣向荣的泡沫经济。但是,通货膨胀并不可怕。只要知道通货膨胀的起点和起因,那么控制通货膨胀自然也就是轻而易举和随心所欲的事情了。

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