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温州(07):在海岛上找寻大海的感觉


 东游温州(07):在海岛上找寻大海的感觉

2023113

离开雁荡山,直接去洞头岛。

原先是准备去南麂岛的,一来时间仓促,呆不了多长时间;二来是交通不方便。于是就以洞头岛作为替代。

我是为准备这次的行程才知道洞头岛的。洞头是温州市的一个区,在瓯江口外,有一百多个岛屿。洞头岛是洞头区所在地,居于洞头列岛的中心位置。从地图上看,洞头列岛离开大陆二三十公里,散落在大海之上。我预定的客栈叫“一帘”什么的,是洞头区网评最好的,在洞头岛南端的半屏岛。半屏岛是一座长岛,深入大海更远一些。

离开雁荡山,沿高速一路南行,到瓯江口的灵昆岛,再折向东。

灵昆岛是冲击型岛屿,长条形,东西长约十五公里,其西半部是新建的开发区,厂房林立。东半部基本上是滩涂,正在开发建设中。

从灵昆岛往前,经过霓屿,浅门山岛,深门山岛,状元岙岛,然后到洞头岛。岛与岛之间距离不是太远,连接的桥梁不是太长。

天气不太好,天空灰蒙蒙的,看不太远。离开灵昆岛,应该算是进入海洋了的,可一直到洞头岛,都没有海洋的感觉。在海岸行进时,一侧是大片的滩涂,看不到海浪,吹不到海风,听不到波涛。

洞头岛面积比较大,从北往南穿过去,用了半个小时。一路上坡下坡,穿过街道又穿过隧道;街道拐来拐去,比较窄,也不规则;行人车辆来来往往,横冲直闯;街边是各种小店,还有将货摊摆到人行道上的。先前还看到“海上花园”的广告,有些言过其实啊。

驶过半屏大桥,来到半屏岛。半屏岛是东北-西南方向,村庄及旅游设施都在西面,也就是面向洞头岛或大陆的方向。东面面对大海,是悬崖和礁石,没有村庄和人家。一路走过,不见行人,车也不多,路边不少客栈,宾馆,大多关着门,也不见小卖部,不见小饭馆。冷冷清清,像是到了荒野。

我预定的“一帘”客栈,在一排客栈的中部;一排客栈有二十多家,都是二层小楼,面对着“内海”;靠海的一侧,还摆放着花坛。网上照片挺好的,背山而面海,蓝天和碧海,沙滩和海鸥。身临其境面对的“大海”,大面积是滩涂,没有海风,没有海浪,甚至没有海水的咸味儿。这里应该是个良港的,但里面只停了一艘像是搁浅了大船,小渔船也不多。

中午我们还在雁荡山的时候,客栈老板给我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要给我免费升级房间,还说我预定的房间是靠山不面海的,给我升级,换成面海的。我欣然同意,这样的好事还需要征求意见吗?

客栈门口聚着一群游客,六十多岁退休人员的样子,身着大红大绿的服装,摆着姿势拍照。门厅没人。找到厨房,师傅在准备晚饭。

等了一会儿老板娘回来,说给我安排的房间在隔壁。也是一家二层小楼,房间在二楼。很大的房间,设施齐全,飘窗上还放置了茶几。拉开窗帘,外面就是“大海”。我这才知道,“一帘”客栈生意好,自己的房间不够住,就将我们安排到这一家。这户人家没什么生意,将房间“借”出来,收点费用。我们住的这个房间原先是主人家的孙儿住的,墙上挂着孙儿的奖状。

厨房里主人在弄晚饭。我过去打个招呼,问可不可以跟他们一起吃饭。他说可以啊,他们吃的是红薯饭,怕我们吃不惯。我想起前些日子看过一个电影叫“番薯浇米”,就是红薯煮饭,那是福建沿海渔民的吃法。我说我开玩笑的,不麻烦了。

到“一帘”家见到老板娘,问能不能在她这里吃饭。老板娘说在他们家吃饭都是提前预定的,我们没有预定,就安排不了。我一时感觉不好。心想,中午你给我打电话,那么热情,那么友好,你也没有提醒我要预定晚饭啊。我之所以有些着急,是担心晚上没饭吃。

老板娘告诉我,往回走三百米,路边有个红色棚子,那里有饭吃。被酒店(客栈)拒绝提供晚饭,还是第一次。

开饭馆的是一对年轻人。在老板的推荐下,我们点了一个安康鱼,一个蛤蜊掌蛋,一个海鲜粉条,一个青菜。可能是不合口味,我们吃光了粉条,烧安康鱼只尝了两筷子。算是便宜的,总共才花了160元。不过至少100元是浪费掉了。

我们就在海边露天吃的饭,却没感觉到一点点大海的味道。我自从想到海岛来的时候,就期待着海浪和沙滩,海风和涛声了。而我们所处的环境,跟陆地差不多。天气还有些闷热,一丝风都没有。

于是决定沿海边往南边走走。地图上,公路沿着海岸往南,还有两公里多。左边是山岭,右边是滩涂。下到海边走走,脚下是乱石,垃圾;远处有孤零零的几艘小木船,倾斜着,像是被废弃了。

经过一个小村,村口有咖啡屋,开着门,亮着灯,没有顾客。公路上的路灯明晃晃的,只照着我们两个夜里出来“寻海”的游客。

到小岛的南端,公路转向东北,上坡。我期待到了坡顶可以看到真正的大海,听到大海的声音,闻到大海的气味。到了坡顶,发现是进入了小岛的“腹地”,似乎是距离大海更远了。

于是返回。

之前还设想晚上枕着海涛入睡的,结果夜晚安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