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中签“不得弃购”?,券商不可越俎代庖


     近期,关于新股弃购的新闻颇吸引市场的眼球。有投资者中签后欲弃购,但由于券商提前冻结资金结果导致亏损,该投资者要求券商赔偿损失。另外,有券商给投资者发短信,称“如果您新股已经中签,账户资金足额,证券公司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资金冻结,不得给予弃股”。个人以为,是否弃购中签新股是投资者的权利,券商不可越俎代庖。

 
    在“新股不败”神话频频上演的时期,中签如同“中彩”,也凸显新股中签难度之大,像市场上从来没中过签的股民大有人在。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市场格局早已不同。投资者欲弃购,而券商要求中签投资者“不得弃购”的背后,显然并非没有原因。
 
    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新股呈现出的另类“三高”现象,是导致投资者欲弃购的根本原因。比如另类“三高”现象中的“一高”即为破发比例较高。既表现在步入2022年以来新股挂牌当天即破发的比例上,也表现在整个新股的破发比例上。据统计,截至目前,2022年沪深A股上市新股96家。其中,挂牌当天即破发的达24家,占比25%;挂牌后因持续下跌,股价已破发的则达到52家,占比54.17%,两个比例都不低。
 
    另类“三高”的“二高”则表现为破发幅度高高在上。同样既表现在新股挂牌当天的破发幅度上,也表现在新股上市后因持续下跌的破发幅度上。比如1月上市的翱捷科技挂牌当天破发33.75%;4月8日上市的普源精电当天破发34.66%;12日上市的唯捷创芯以36.04%的跌幅将纪录再次刷新。
 
    此外,另类“三高”中的三高即为因破发导致的亏损金额越来越高。此前,新股破发投资者中一签亏损的金额往往在3000~5000元左右,但随着破发幅度的加剧,亏损金额也不断刷新纪录,甚至已突破万元大关。比如中一签普源精电亏损10550元,唯捷创芯亏损金额则高达1.2万元,也让投资者对中签如同中刀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根据规定,投资者中签新股后,应履行资金交收义务,确保其资金账户在规定期限内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中签后缴纳资金,对于新股的顺利发行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在券商要求投资者“不得弃购”的背后,显然也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在里面。毕竟中签后卖出股票,券商可以获取佣金收入。
 
    但是,投资者中签后是否弃购,理应由投资者自己决定。券商要求投资者“不得弃购”,只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看问题,而忽视了投资者的感受,因而也是值得商榷的。其实,弃购与否,是投资者的权利。弃购既是市场化的行为,也是IPO市场化发行导致的结果。
 
    今年以来,新股弃购的比例也在逐步提升。像经纬恒润网上发行弃购比例就高达33.73%,客观上已经能够说明市场对于新股的一种态度。
 
    事实上,新股中签后的弃购行为不仅不应阻止,其积极意义也非常值得肯定。对于投资者而言,弃购中签新股是一种自我纠错行为。新股破发的愈演愈烈,导致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由于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新股破发的概率更高,弃购新股也是投资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否则,一旦破发,要么惨遭套牢,要么亏损出局,这显然是其不愿意看到的。通过弃购,或许不能分食新股红利,但至少资金是安全的。
 
    对于询价机构而言,高比例弃购现象的出现,无形中将倒逼询价机构报价更加谨慎。弃购比例越高,表明市场对新股越不看好,当然也存在破发的可能性。如果破发,参与配售的询价机构同样将是输家。
 
    市场的弃购行为,也有利于新股发行定价回归理性。像科创板多家亏损上市的公司,其发行价格却不低,这显然是导致其大幅破的根本原因。个人以为,如果新股弃购比例不断飙升,今后不排除新股出现中止发行甚至是发行失败的可能,这无论是对于保荐机构还是发行人而言,都有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