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的问题
师妹在朋友圈里晒了个老物件,那是她三十年前上大学时的一本课本。
璨总讲起他们大学毕业时,课本都给了二手书商了,那时网络已经非常流行,那些存在于书本上的记问之学没有了意义,用过就及时处理了。
三十年差距就是这么大!
回想一下,我上大学时的课本还有若干存着呢,我最重要的一个是1982年上高中时用的一本连出版社都没有署名的英汉词典。
物件多了的苦恼
早年间,一件东西不见了,可以回想、再回想,大半是可以想出来在哪里的。
现在住家面积虽然大了不少,但物件可是多多了。
经常某件物什放的不是地方,被齐老师给收拾起来,就再也找不见了。
相信大家都有这个感受:经常在眼前晃悠,等您用的时候,就无论如何找不到了。
断舍离的教益
不少年轻人崇尚断舍离,不只是家里的物件,对于金钱也是同样:不少人是月光族的,甚至是借光族。
中国人讲求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防范不时之需,一旦出现闪失,得能接个短儿什么的,于是生活就有了回旋余地,不至于经不住任何的风吹草动。
疫情冲击之下,不少地方在进行封控,对于很多人就是重大考验。
在急迫之下,咱家里总得有些油盐酱醋之类的调料储备吧,总得有些米面之类的食材啊,即便不能应对整个的封控,也是可以缓一闸、对付一阵子的。
断舍离可以把那些用不上的东西处理掉,可以让家里更清爽,能让人们不去买那些看着喜欢、其实没有用的物件。
现代化地情形下,城市管理相对脆弱,有一定的储备特别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