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就是要做到万人一杆枪


“工程”越来越复杂

计算机的发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沟通效率,极大扩展了沟通半径——原来日行一千、夜行八百就已经是千里马了,当下已经地球村了。

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协同的难度,降低了人们的原本就具有的技能——像记忆、心算等功能都下降多了。

需要协同的资源大幅增长,参与者技能的普遍下降,让本身就比较复杂的“工程”更加趋于复杂。

复杂工程需要协同

工程需要力出一孔、气出一孔,尽最可能减少内部消耗,形成统一的方向和公司能力。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要形成万人共用一杆枪的局面。

如同打仗时,部队配备的武器种类非常多,于是就得配备多种弹药,无形中就给后勤补给带来了巨大压力。

同样的,公司内部就有很多人对于事情的理解不同,步调经常不同,于是形成的结果也就不同——有时不只是无法形成同向共情,还会有相对、相反的情况出现。

需要工具统筹

看到神舟13返航时,就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指令长翟志刚还要拿着代码来操作,足以证明在关键情形之下,人们不会只依赖于口头的、大脑中的想法来行事,而是要靠书面指令——这种清单式的指令就是一种工具,既安全又高效。

面对复杂情形时,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随时、随地讨论,需要有种种简单预案来应对,甚至需要在特殊情形出现时,自动跳出解决方案的选项,供相关人员选择。

万人使用一杆枪代表了高效率,更代表了沟通通畅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