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文章说,带孩子去这5个地方走一走,长大想没出息都难。
这5个地方分别是,田间地头、体育馆、图书馆、大学校园与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
生活即教育,让孩子看到、学到、做到,在实践中出真知。读书是为了什么;我将来做怎样的人;长成大人之前,我要去哪里?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在大学校园里能找到。
北京的朋友曾总结出一些当地的买房心得:买房,要买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旁。它带来的是长期价值和深厚文脉。在这样的书香门第里成长的孩子,对文化的耳目浸染,不是金钱能衡量其价值的。
在武汉,这样的选房法则也同样适用。万科·新都会,是一个被理工大、武大、华师环绕的生活“理想国”。
01
万科·新都会,在武珞路和丁字桥南路的“黄金十字轴”,武珞路的延伸射线上。
武珞路、丁字桥南路这两条主轴对于武昌的意义,是高校轴、商业轴与交通轴。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区域的“软实力”。以万科·新都会为圆心,坐落着名牌大学“三件套”: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大学,211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
武汉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大学,985/211,有着百年建校史。2021年,学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57位.
如果一定要将李四光、易中天、雷军等如雷贯耳的名人联系到一起,那首先得是“武大校友”。每年春天,是武汉大学的高光时刻,樱花+东湖+珞珈山,组成一条青春浪漫的观光旅游路线。
华中师范大学,首批双一流名校,211,同样有着百年校史,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最让毕业生们念念不忘的,不仅仅是学校里流传着冯友兰、冯巩、章开沅等校友的传奇故事,更是毕业典礼上校长的那句“我在桂子山上等你们回家”。
在理工大南湖校区,有着大学校园的超级配套:约3万方的图书馆、2万方的食堂、容纳3万人的体育场、2000人的游泳馆,50个标准篮球场、30个标准排球场、30个标准网球场。
而万科新都会的落位,与理工大南湖校区一路之隔,在一些高层或临街的住宅,开窗可以看到理工大的校园,距离华师南湖校区,走二环线、雄楚大道,约3.4公里的路程。到武大,距离约8.3公里。
试问,武汉的哪个项目能有如此丰富的大学配套?
万科·新都会,绝对是武汉的超级“大学房”。在这里,不仅拥有武珞路上的商业、医疗等超级配套,还能享受到三所名牌大学带来的书香,以及大学带来的配套与人文环境。
02
也许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感慨,回想几段搬家经历,配套最齐备、生活得最舒坦的阶段,居然是大学时期。
在万科·新都会,就近享受三座大学的配套资源。
一路之隔就能到理工大的操场,还能观赏一场青春气息爆棚的高校篮球赛;
闲暇时光,业主们在社区园林里散步小坐,还可以走出小区,去理工大的校园里跑步打球;孩子们结束一天的功课后,带他们去大学操场运动,探索校园里的自然风光。
同时,生活也变得优雅起来,理工大的四季花海、华师的桂园、武大的樱花大道,都将成为社区景观之外的花园。这个春天,走进理工大的花海,姹紫嫣红,张张都是小红书的网红封面。
至于大学附近的小吃街,八一路上扎堆的西餐厅、咖啡馆,更是这些百年院校周边的成熟生活圈,不仅年轻有活力,还特别小资有格调。
在项目西侧的地块,政府规划为教育用地,目前拟引进小学与初中。
从小学、初中到大学,万科·新都会已然形成浓厚的书香门第氛围感。
当然,坐落在武珞路的辐射范围内,周边串联起密集的公共事务资源,主干道+快速路为出行提供快捷方式,快速路直达各大核心板块。街道口商圈+武商梦时代,满足逛街购物的一站式需求。
值得强调的是,周边大学的教职员工,无论是出于工作通勤的考虑,还是对地段的认可与熟悉,他们在买房、换房时基本都会考虑在周边买房。而万科·新都会作为这几年的当红项目,成为很多教职员工的选择。
据统计,万科·新都会的业主中高校群体,约占总成交的10%,主要是高校老师、教职工等管理人员,以及少量的博士生等。
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概就是这种场景:
在万科·新都会,内外都是充满文化气质的人文生活环境。你不仅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更能遇到契合的项目合伙人;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从小在“书香圈层”长大,有一群兴趣爱好相似的“发小”,一起长大。这段成长经历,将是孩子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三所大学的超级配置与高知圈层的实力,在武汉也许很难找出第二个项目可以与之媲美。
03
这样的落位与配套,已经足够震撼。
在产品的打造上,项目依然拿出了十足的诚意,一切呈现都“相当万科”。
项目外部拥有纯粹的“学府氛围”,所以项目并没有简单地用院墙将社区隔离,而是巧妙运用山脉、坡谷、水、树等意向元素,构建起曲径通幽的动线,既隔离外部喧嚣,又是外部景观的延伸。
现代轻奢风的建筑外立面,凸显建筑的线条感与格调。通过错落排布,形成层次分明的天际线。从视觉美学上,与高知人群的气质高度匹配。
未来回家的路上,穿过繁华的雄楚大街,迎面而来的就是现代轻奢的建筑群,都市感十足,转入丁字桥南路,渐渐隔绝喧嚣,迎接你的就是静谧感与学院派兼容的小区。
建面约118—140平方米住宅,非常经典的改善型空间尺度,匹配不同生命周期的中产高知家庭,也是项目周边老旧小区业主换房最受欢迎的户型。
这就是万科的细致与体贴,正因为充分了解武汉人,也非常懂生活,才会对这些细节如数家珍,每一个设计,每一个空间背后都是良苦用心。
从气质到品质,内外兼修,蕴藏着浓厚的大学精神,这样的万科新都会,理应被品质改善家庭牢牢锁定。住在大学校园旁,在学院派的氛围里,高阶生活一步到位。
[后记]
从前买房,人们看重硬指标:地段、配套、价格、面积、装修标准。
随着品质改善时代的降临,市场的眼光也在改变,软实力越来越被关注。
象牙塔旁,三座学府环绕,书香气十足的万科新都会,在武汉楼市中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气质。
从此,你的生活足够便捷,也足够时尚,同时也充满了青春活力和书卷气。几乎每个小朋友都羡慕过足够自由也足够独立的大学生,几乎每个上班族都幻想过回到校园和课堂。
而这样的“象牙塔”、“理想国”,就与你一路之隔。
在大学校园散步,去操场慢跑,去礼堂听一场大师的讲座,去图书馆找一本好书,沉浸于饱含大学精神的家园。
无论我们还是孩子,从此生活有了更有趣的美好场景,也有了更深远的文化熏陶。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