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为何『富可敌市』?


518平方公里,200万人,3000亿元。
 
2月16日,光谷发布新年目标:2022年光谷GDP冲刺3000亿元。
 
3000亿,就是一个“中国百强城市”的经济容量。
 
一个光谷≈1个兰州≈1个商丘≈1个宜宾。
 
一区,贵如一城,富可敌市。
 
光谷,不再是武汉的第四镇。
 
今年,光谷提出建设科学之城、追光之城与向往之城。
 
01
 
经济规模、经济活力,决定一个区域的房价。
 
在武汉经济版图上,光谷、车谷、武昌、江岸的经济总量,属于经济规模第一梯队。
 
按照光谷2022年目标,光谷将占据武汉经济总量15%。
 
这个份额,与2021年光谷新房成交套数,占武汉总量比例13%相近。
 
从房价增速看,光谷、武昌与江岸,一直是第一梯队。车谷将是后起之秀。
 
盘点2021年光谷楼市,光谷新房预售证拿证次数107次(武汉是728次),光谷关山大道片,住宅最高备案价过3万元;光谷中心城,住宅最高备案价超过2.8万元,别墅超过4万元。2022年,光谷将有近10个新项目入市。
 
如果将光谷看作一“市”,再看光谷的房价与新房成交量,问题豁然开朗。
 
一座“中国百强城市”,一年成交2.8万套新房,不是新闻。200万常住人口的光谷,相当于一座大城市的体量。
 
一座在中心城市旁、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最高房价接近3万元,也不是新闻。
 
光谷,按照城市环线相比,光谷中心城是内环,以此类推。这就是光谷未来的房价轨迹。
 
按照这个逻辑,武汉滨江豪宅单价五六万,光谷内环房价是其二分之一,为何不可?
 
 
02
 
光谷,常更常新。
 
从武汉光谷,到中国光谷,再到世界光谷。
 
从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到高新大道、光谷五路,以及今年重点建设的东湖科学城。
 
光谷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与国家战略相关,都是时代所需。
 
科学,是光谷发展的核心动力。
 
如果光谷没有华科、武大等高校院所,光谷就不是光谷。
 
如果没有楚天激光、光电子产业、生物产业,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光谷。
 
如果没有东湖科学城、元宇宙,也不能有光谷的未来。
 
到2021年,光谷百亿级规上工业企业已达6家,包括武汉联想基地、烽火、华星光电、长飞等,其中武汉联想基地产值突破500亿元。
 
2022年,光谷提出,努力新增2家百亿级企业,力争产生千亿级龙头企业。
 
光谷,每天都有新故事:
 
光谷一家动漫公司,年终奖给员工发了13台特斯拉。
 
光谷的高新企业,占到武汉的二分之一。
 
一批光谷企业发布招聘,其中高端职位年薪破百万元。
 
今年4月底前,豹澥湖水上交通建成通航,串联起光谷科学岛、龙泉山和安湖洲;6月底前,科学服务中心开建;9月底前,环光谷科学岛的环岛路主线通车、科学社区开工;今年底前,骨干路网全面互联互通。
 
今年光谷将新启动10所学校建设。如今,在光谷已有5家三甲医院,今年将实施“光谷名医”计划,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今年,将加快光谷文化中心、光谷剧场、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建设。光谷空轨旅游线一期将建成使用。
 
03
 
光谷,是一座科学城。
 
光谷,不仅仅是光之谷,不仅仅是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未来的光谷,是科学+科学家+创新生态。
 
这三大要素,将成就光谷的3000亿、5000亿梦想。
 
这座科学城里,有5大湖北实验室、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今年,光谷将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两大风口。
 
车谷做车,光谷做车的“大脑”-芯片、传感器等终端,各有分工,方能做大。
 
光谷将建设元宇宙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这两大研究院,将是光谷走得更远的智力基础。从研究院到产业带,这是光谷的秘诀。
 
光谷,30多年的产业沉淀、研发能力,是中国很多高新区赶不上的。
 
科学动力在哪里,经济中心就在哪里。光谷,承载着很多人美好的过去、精彩的现在与光明的未来。
 
欢迎入谷,做一个追光的人!
 
 
[后记]
 
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改变历史。
 
光谷与车谷,是武汉经济的两大引擎,是生命力很强的两座大城。
 
两谷,相当于两座独立城市,位于武汉城市价值的顶端。
 
独立的产业集群、人口结构、生活与消费习惯、语言,独立成城,相当于此前的青山红钢城。
 
两谷的梦想,很清晰:
 
2025年,光谷冲刺4000亿元;
2026年,车谷冲刺4000亿元。
 
用一个“市”的逻辑,再看两谷的房价,以及未来投资置业布局,很容易找到答案。
 
当2000亿时,光谷车谷当前的房价,大局已定。
 
等到4000亿时,光谷车谷的房价,谁也猜不到结局。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