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县城记5


                                                                              第二章

  王昭武去大学报到的时候,已经到九月初了。这个时间段天气依然很热,尤其在尧山村里,各家各户都开始干秋收的农活了,村东头的打谷场到处堆的都是金灿灿的玉米棒子,都在趁着好天气晾晒好之后,最终颗粒归仓。玉米棒子旁边堆的还有刚收回来带有豆角的豆蔓,以及黄澄澄又沉甸甸的谷穗。

  王昭武是踩着世纪末的尾巴,终于要去渭阴师范专科学校读书了,他就读的专业是政治与历史教育,这个专业也是王昭武自己选择的,其实以他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在师专类院校里随便挑专业,之所以他挑选了政史系,也是因为那两门课程是他的专长,后面他还想凭借专业优势赢得“专升本”的深造机会。因为就在同一年,他表妹曹少云就已经从安康师范专科学校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到西京统计学院会计专业去了。

  而没有报考中文专业,则是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古文底子太差,怕将来大学毕业后,自己无法胜任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工作,哥哥王昭文听说他报考了个政教专业而放弃了中文专业,骂他是让猪油糊了脑袋。而王昭武的想法是,反正毕业后出来都是教书,教啥课还不都一样,虽然他是多么的热爱文学。

  要去大学报到的那一天早上,临走时王昭武又因为琐事和他妈王玉香吵了一架,起因是当天下雨了,王玉香想在临走之前给儿子烙几块饼,便使唤王发录去苹果园地里给她挖几棵葱,王发录有点不愿意去,王昭武也觉得下那么大的雨,不值得让他达冒雨去地里,便告诉王玉香说不要做烙饼了,也不要让他达再去地里了,但王昭武作为儿子对他妈讲话的态度不好,王玉香彻底生气了。

  “战争”由此爆发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王玉香在儿子上学之前要给他缝上大学的新被子,那天她在炕上丈量布匹尺寸,满心欢喜的让王昭武换算一下尺寸,王昭武换算的过程有些吃力,他妈便教他如何可以快速算好,王昭武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便告诉他妈说自己以后都不用学数学了,因为上大学后读的是文科专业,和数学没关系。王玉香听了儿子讲话的口气之后很生气,于是就开始数落他。而这一次争吵连王昭武的姐姐王昭芳也被牵扯进来了。他姐姐训了他两句话,王昭武就听不进去话了,王昭芳感到非常伤心。上学去的那天天下着雨,家里的气氛异常冰冷,他达王发录和王玉香不说话,姐姐王昭芳也懒得理他。临走之前,才发现家里的大自行车轮胎一直在跑慢气,王发录把车胎用打气筒充饱,然后用塑料绷带把前轮胎捆绑了好几圈,王昭芳骑着小自行车,后面捎着他的新被子及行李,王昭武坐在他达王发录的自行车后面,天上下着雨,三人就这样冒雨骑着自行车往镇上的公共汽车站赶去。

  到了罕井镇上,姐姐去她上班的罕井镇信用社拿了点东西,就带着王昭武赶上去往西京的长途汽车,王发录把儿子送上车之后就回家去了,雨中王昭武隔着车窗玻璃望着他达远去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路上姐姐不愿意跟他说话,车开了近三个小时后终于进了市区,第一次来到这个位于渭河以南的二线城市,对于王昭武这个最远也只是在小县城里读过书的农村娃来说,感觉一切还是很新鲜的,到汽车站后王昭武和姐姐打出租车到哥哥家里,王昭文在蒲北县的中国银行工作了两年后,又调回渭阴市的中国银行上班,但他们住的依然是在外面租赁的平房。王昭武和姐姐到哥哥家的时候,嫂子安小菲已经把饭菜做好了,房子面积不是很大,除了床和衣柜餐桌之外,唯一看到的电器就是一台还算比较流行的 “长虹2588”平面直角遥控电视。

  吃完饭后哥哥嫂子还有小侄子一家人,叫上姐姐和王昭武一起去学校给他报到,王昭芳不愿意去,安小菲就好一顿劝说才让她一起跟他们去了学校。从市区驱车到韩马镇就到师专门口了。这一天正是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校门口车辆拥挤,人群熙攘,彩旗招展,有专门负责接待新生的同学接过王昭武的行李,注册排队抽血体检,哥哥姐姐嫂子他们分别到不同的物资领用地点排队给王昭武领东西,忙活了半天才领完所有的东西,其实也就是些床单、被罩、浴巾、刷牙杯、 牙刷、牙膏、肥皂、脸盆、皮箱等生活用品,另外需要学生自己到学校小商店买把小锁。到了宿舍之后,看到已经来了几个同学,王昭武因为有好几个家属相随,所以和大家也没讲几句话,王昭武就径直找了个靠窗的上铺把行李放上去,然后就和哥哥嫂子他们回市里去了,晚上王昭武在哥哥家住着,第二天才来学校正式上学。

  高中三年,王昭武一直没有努力学习,但经过两年艰难的补习生活,让他把所有亏欠生活的苦难都还了回去,在惊喜与懵懂中他迈进了大学的校门。

  在一周多的军训生活中,王昭武因为在和别的连队比赛拉歌时声音比较大,还代表所属连队自告奋勇的给大家唱了一首歌,这些举动都引起了教官的注意,军训结束时就被推选为军训团优秀学员,在领奖台上领到一个小相册时他感觉挺激动。因为以前很少有这样幸运的光环落在自己身上。

  军训结束后就开始举行班干部选举,辅导员刘健推荐的几个名额都是获得军训团优秀学员的同学,王昭武也在其中,只可惜自己没有当选。宿舍同乡也是他的下铺王峰则被选为班里的生活委员。国庆节前夕,系上开始组织合唱比赛,合唱的歌曲是《同一首歌》,天天合唱的生活很是枯燥,王昭武还被推荐为领唱,之前在中学搞文艺活动的时候,他领唱过几次,可后来系上的合唱活动他实在坚持不下来,于是在系里合唱时就经常跑在外面溜达闲逛,结果有一天同班同学回来说,负责合唱的老师点名找王昭武领唱时,却没有在现场找到他,白白浪费了一次自我表现的机会。

  一切喧闹的校园活动终于结束了,班里有不少同学进了系学生会和校报编辑部,王昭武自己感觉挺失落的,系主任在课堂上讲哲学课,在他看来那些课程既简单又枯燥乏味,因为高中的那些哲学及历史课他能倒背如流,所以感觉上课也没劲。老师在上面讲课,王昭武就在下面看张爱玲文集中的《十八春》。

  班里印象深刻的几个同学中,除了一个来自汉中西乡的梁月同学,还有一个叫刘敏的同学,她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爱好和王昭武一样,喜欢听《昨日重现》英文歌曲,她是学习委员,另外还有个叫张燕的女孩子来自宝南市,听说她爸爸是宝南市化工厂的厂长,开学时来过学校一次,辅导员因此也比较关照她,大一刚来不久就成为预备党员和系学生会女生部的部长了。第一学期的生活很匆忙,春节放假离校前,王昭武将自己一张单人照送给了梁月同学,梁月送他上出租车时,他内心很复杂,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喜欢她,以前课余时间曾经到她勤工俭学的公寓值班室陪过她几次,也有过几次一起打羽毛球的经历,其他两人之间好像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事。

  再来介绍一下王昭武同宿舍的几个室友吧,刚进宿舍他认识的第一个室友就是外号叫“吕兄”的吕冬同学,因为同宿舍还有一个和他同一个县城富平县考过来的舍友也姓吕,叫吕光,大家叫他“吕弟”,“吕兄”大学三年的生活甚是传奇,大一刚来的时候, 王昭武就发现他家的家境和同宿舍其他舍友不一样, “吕兄”个子不高,为人比较客气,和大家日常交往时出手都很大方。后来大家相处久了才知道,他爸爸在省城西京开了一个农药厂。刚读大一的时候,“吕兄”便已经使用传呼机了,而且还是摩托罗拉汉显的那种,对宿舍其他人来说,能拥有那个玩意的人应该显得很高级。

  当时王昭武的哥哥大学毕业好几年了,在市中国银行工作,也只是刚买汉字显示的传呼机不到两年,那时候王昭文也是拿了西门子的“大哥大”手机没多久. “吕兄”对班上的女孩子没有任何讨论和评价的热情,大学三年里,基本上每周的日程安排是周二到周四在学校度过。而周五周六周日则会坐车回省城去见女朋友,据说他女朋友在西京矿院,传说中很漂亮, 王昭武也见过照片,确实五官长得很标致,身材也很苗条。每周在学校的三天里, “吕兄”也不会对专业课感兴趣,他看的书都是哈佛大学的MBA工商企业管理类的书籍,报的自学考试本科也是报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什么他这三天在学校也有原因的,因为这三天有两节体育课,其他科目可以逃课但体育老师比较厉害,大家都不敢缺课。大二读书期间“吕兄”有四个月辍学不读了,那一段好长时间都看不见他本人,后来才知道人家根本就不喜欢师范专业,奈何家人一直相逼,后来在新的一学期全部课程补考通过的情况下,才得以继续在学校读书。说实话,“吕兄”智商和学习的功底委实不差,只是对师范这个专业没有兴趣而已,但凡专业课只要他考试前认真看看,临时突击的成绩绝对不差。

  大学毕业之后隔了好几年,王昭武再见到“吕兄”后,感觉他的生活变化最大。当年在大学读书时, 王昭武属于从没有出过省城的农村孩子,和“吕兄”的生活经历比起来天壤之别。上大学之前“吕兄”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去游玩过,而且还有个人驾照,开小轿车的水平也不差。而王昭武自己坐小轿车的机会都不是太多。毕业后两人再度联系上的时候,听“吕兄”说起几年来的经历甚是让人感慨。首先是他爸爸的生意亏本工厂倒闭了,而且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很多变故。他大专毕业后回到老家县城,被分配到山区的一个小学教书,后续的几年里凭凭借自己的能力混到了一个镇初中当校长了,当然也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已经不是他大学时谈的女朋友,而是和一位大学毕业后分到学校教物理课的年轻老师结婚了,结婚照上“吕兄”的老婆仍然长得很漂亮。

  而同宿舍的“吕弟”,第一次看到他本人时,王昭武就感觉他貌似营养不良一样,人长得非常单薄消瘦。而且他的牙齿有些黄.这种情况除了因为他们县里水土的原因之外,其他估计就是因为他喜欢抽烟了。“吕弟”是班里同学在大学阶段恋爱方面的鼻祖。大一刚来学校没几天,“吕弟”便开始对班里的一个女孩子王丽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当时王丽正被系上另一个男孩子追求中。“吕弟”硬是凭借死缠烂打的功夫,把王丽的心俘获了。

  “吕弟”不爱学习,爱好抽烟和打牌赌博,也喜欢打桌球。他常常因旷课而在系上 “小有名气”,也经常被系上通报批评。据他本人讲,自己因为旷课的事情私下被系上某位领导勒索钱财和被迫罚款,这也无法考证是真是假。有时其他同学也挺疑惑的,“吕弟”在学校混成这样的人,是如何赢得王丽的芳心的,其实他还是有自家的绝招。王昭武他们曾听他讲起,当王丽要拒绝他并要挟和他分手的时候,他就威胁说要那样的话他就退学不读书了,这样一招竟然在王丽跟前奏效了。“吕弟”大二期间因为多门功课补考不及格差点留级,最后还是他爸亲自来学校,在系上找了不少关系才将事情摆平,最终勉强毕业了。“吕弟”在王昭武“专升本”读大四的那年冬天就结婚了,老婆就是王丽,“吕弟”的爸爸是他们当地镇初中的校长,连工作都给王丽在当地联系安排好了,后来据说王丽大二大三期间的学费都是“吕弟”家里承担着。也难怪王丽死心塌地的跟着“吕弟”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吕弟”在大学期间是他们班级第一个在外面租房住的,他赌瘾不小,有一次宿舍几个人正在宿舍玩牌小赌时,他女朋友接二连三打电话找他,他就接二连三的撒谎,就是不下去,结果他女朋友抱了一大堆他给买的玩偶娃娃和其他礼物,冲进他们宿舍扔在他床上,并狠狠的骂了一句“狗改不了吃屎”,然后摔门扬长而去,宿舍里几个同学当时都大惊失色,兄弟们都纷纷劝他快追出去哄哄人家,谁知“吕弟”神情自若,他胸有成竹的说:“没关系的,过一阵子就好了,我没有那个把握怎么还能追上她?”后来事情发展果然如此。大学期间“吕弟”出手一直很阔绰,但此人一大特点就是喜欢找人借钱,全班的男女同学都被他借遍了,经常有外系和外班的陌生同学来王昭武他们宿舍找“吕弟”要钱,宿舍舍友当时的口头禅是“我们还找他要钱呢,已经多日不见其踪影了”,事实上“吕弟”确实经常不在宿舍的,宿舍的弟兄们也被他或多或少的借过钱了。他不仅在学校里找班里男女同学借钱,而且暑假期间也会不远千里跑到好多同学家里,编出各种不同的谎言借钱,也是大学时班级里的一大“神”人。不过后来听说大学毕业后“吕弟”变了很多,老爸帮他找好了工作,老婆王丽的工作能力也不错,听说一直在带毕业班的学生,再后来“吕弟”的工作变成负责管理学校食堂了,这也算是单位里的一个肥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