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请留住「张大水」们


此时的武汉,是不是要留住“张大水”们?
 
这是我读完汉声的《张大水:和武汉慢慢告别》的第一个感受。
 
这座城市又少了一个有趣的人。
 
一个在武汉生活14年的重庆男人,准备离开武汉。
 
在武汉读研,到昙华林开店。他将对武汉的热爱,画成了书,做成了店。
 
在豆瓣上,他是武汉最早一批活跃在上面的文艺青年。
 
他的离开,是为了陪伴父母。还有一个原因,武汉没有从前可爱了。
 
在他眼里,武汉像一本书,长江是书脊,三镇是摊开的书页。
 
看到这里,我也有同感。
 
武汉很多书店,消失在人海里,这本大书里,特别喜欢的几页,慢慢飘散。
 
天地的德芭与彩虹、中山大道上的物外、汉街的文华书城。
 
高楼越来高,商场越来越多,人们的步伐越来越快,很多东西越来越淡。比如人情味。
 
与上海、深圳一样的写字楼,一样的立交桥、一样的地铁,唯独少了武汉自己原有的味道。老的建筑、老的房子,老的记忆,被一拆了事。
 
不否认,这些年武汉变得更现代化,不再像大县城,城市的交通等有着天翻地覆的改变。但一座城市的核心,还是它的文化。
 
很多年前,在昙华林,看到过大水的店,也看到过那个斑马,那个台阶。没有进去。在那条老街上走了一圈,喜欢那里的老教堂、老医院、老公馆。偌大一个武汉,竟然只有一个昙华林。
 
不过,那条街和很多商业过度的街区一样,有商业没文化。它应该是武汉的艺术村落。自从改造后,再也没有去过。
 
在一次开发商的论坛上,听过张大水的演讲。
 
他的言语之中,热爱武汉这座城市。他希望武汉多一些文化艺术的地方。
 
没想到,他就这样离开了。
 
武汉,这座城市缺的不是人才,而是热爱武汉的有趣之人。
 
给他们一片宽容的空间,让他们发展成为武汉这本大书里,有趣的插画。
 
如今,武汉的很多遗址,将改造成为文化艺术目的地。比如,汉阳钢厂的1890,青山红房子的红坊、汉口青岛路的老公馆。
 
如果没有一批像“张大水”一样的人,这些空间就失去意义。
 
城市缺的不是文艺空间,而是文艺空间的主理人。
 
网红打卡点,只是短期产物,核心还是一批专心做事的城市文化匠人。
 
用十年、二十年、一辈子,为城市留下一些独有的印记。
 
当我们谈论过往的时候,还有可以谈的故事。
 
十几年前,我写文章建议,保留历史文化印记,对“武”字头的老厂房里,保留武汉的过去。
 
如今,回头看,武汉的过去很多页面,被撕掉。
 
武汉,在大力招商引资,打造营商环境,设立招商大使,而忘记了城市的草根,没有文化大使。
 
张大水的故事,虽然是个案,但许许多多这样的个案,就是城市的损失。
 
很多很会讲武汉故事的人,有的老去,有的离去,有的沉默。这不是好事。所以,我依然建议,留住他们。他们都是一张张生动的武汉名片。
 
有了他们,武汉才能依然可爱。武汉这本书,也将被续写出很多有趣的章节。
 
前不久,我还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业内朋友肖掌柜。
 
一个武汉地产人跑到景德镇,待了七八年,做了一个“三宝蓬”(一个遍地艺术家的山谷,有一座博物馆,有一个三宝论坛),给景德镇打开了一扇外界看景德镇另一面的窗。
 
一直在想,肖掌柜为什么不在武汉开个分号?
 
武汉这座城市,需要商人,也需要文化人。我们要张大水、肖掌柜这样的文化带路人,给城市打开一扇扇窗,让外界看到更有趣的武汉。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