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重游月山寺
河南焦作月山寺 周林摄
河南有四大名寺: 东有开封寺、西有白马寺、南有少林寺、北有月山寺。位于河南焦作市博爱县城5公里的太行山南麓的月山寺景区,面积9平方公里,武林中“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的中华三大拳之一的“八极拳”,曾发源于此。景区仙山琼阁,胜迹荟萃,景致奇异,风景秀丽,有著名的八大景、七小景和亭、台、楼、阁、塔、碑及森林公园等。据月山寺金代藏碑《明月山大明禅院记》、清乾隆《怀庆府志》和道光《河内县志》记述,月山寺始建于公元1158年,开山祖师为少林寺金代首任方丈法和大和尚嫡传弟子空相大师,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
月山寺曾名 “清风寺”、“明月寺”、“大明禅院”、“宝光寺”,明永乐三年更名为“月山寺 ”,沿用至今。月山寺鼎盛时期面积逾五平方公里,有僧侣五百、房舍千余间,僧众参禅习武,饶益群生,蔚为壮观。经版、经书收藏甚多,尤其藏经阁中收录的佛经最为完整,明代学者李濂在其所著的《明月山记》中曾提到“读道藏于天坛,读佛藏于明月”,句中的明月即指月山寺。明永乐皇帝、大乐律学家朱载堉以及乾隆皇帝都曾到此游历,并留有“日晒青色色愈翠,月照禅堂寺更明。曲径幽雅赏不尽,不辞劳苦晚登程”名句。
2021 年6月9 月,我乘坐的汽车在太行山下蜿蜒穿行,来到焦作博爱县“月山寺”停车场,沿着三十七级的石梯攀上月山水渠,在水渠旁的林荫小道漫步前行,来到二级浅石梯,开始往寺庙前的陡峭石梯攀登,尽管我今年71 岁,但攀登这两级一百多步石梯,对常年生活在山城重庆的我来说还比较轻松。月山寺山门并不像众多古刹雄伟高大,山门地形极像一座太师椅,风水极佳。当我站在山门前的广场环视四周,能看见月山寺苍松掩映的古塔及一座石砌的四层塔楼,两座古建筑勾起了我50 年前的知青记忆。
1969年,19岁的我从重庆来到河南博爱县阳庙公社南石涧大队插队落户,两年后县里招工,来到离生产队30 里外太行山边的月山镇博爱棉纺厂。星期天,约上从重庆来博爱插队又一同进厂的同班同学王方新、邹庆来登月山寺。当年的月山寺没有公路,只有羊肠小道,光秃秃的山岭,只有稀疏小树和野草。山顶有几棵大一点的崖柏,四周全是断墙瓦砾,唯一保存下的建筑就是残破不堪的四层石楼,一座15 米左右,充满仓桑的佛塔,破败的石碑,还有两眼见得着水的小井,让人感觉的是沧桑悲凉,传闻说是抗战时毁坏,更早的是明末清初就被毁掉。
那一年博爱县开始值树造林,博爱棉纺厂负责月山寺的造林绿化,厂里机修车间男生多,负责山顶绿化,每天上山挖树坑,太行山全是石头,必须用钢钎锤子开凿,一个星期只能挖几个树坑,一月挖完后,又从山下运土运水上去植树,最终完成了任务。博爱纺织厂女工占80 %,今天月山寺的满目青山,博爱纺织厂女工占了大半的功劳!月山寺寺庙内一位僧人听我讲述后说了一句话: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还再三叮嘱我,你帮我写篇五十年重游月山寺的感想,我爽快地答应了。
千年古刹月山寺,历史上曾几度被毁,又几度重建。自民国中期到20世纪末,月山寺几近荒废,到处废墟断瓦,冷清凄寒,一片荒凉。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天的月山寺四周青山绿水,不知什么时候,月山寺的山门下人工挖出条宽深达1.5 米的水渠,两旁后人又裁种了不少的树,寺庙外面也栽种了成片的松柏,这是一代又一代努力的成果。古老静谧的月山寺庄严肃穆,翠竹环绕,苍松迎客,浓荫蔽顶,生机盎然,人文和绿色自然交辉相映,增添月山寺的玄妙与灵气。
月山寺山水秀美,环境优雅,寺内还有“清风殿、连环井、凤凰台、苍公洞、大士阁、望景台、将军柏、课蜜泉”等8大景和“迎风壁、七皇塔、钟鼓楼、水龙头”等7个小景,仙山琼阁,胜迹荟萃,景致奇异,由于时间安排紧凑,我们在第一个寺院内观光并未继续登山,参访后面的寺院。在下山前,在武僧永亮师傅引见寺院37岁的主持明月山人。他于今年一月份从少林寺来到月山寺担任主持。把我们迎进内堂,泡上红茶,明月山人学识渊博(毕业于新加坡佛学院),十分健谈,当问到我们五十年前曾在月山寺植树造林,闲聊中,他仔细询问了当年月山寺的荒凉详情。离开时我特向明月山人发出了邀请,请他在方便时访问重庆,进行文化交流,他十分爽快地接受了邀请。
周林 2021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