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影响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维系一个政府持续运转必须的手段。
但是对税收的设计有不同的主张和见解,甚至互相矛盾,在这做一点浅浅的探讨。
首先,若某一商品不因实施征税措施而发生变化,是否必然对其征税?
一些经济学家强调,如果某一种设定的税基,它不以征税增加或减少,就应该对它进行征税。
比如地租,因为土地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我们要从税收发挥促进经济繁荣增长,调节社会公平这一角度来看,对不因征税而增减,就予以征税,那么就是在窒息它的发展。
而且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才对整个社会发挥极为显著的影响力。
如果我们对地租征税,相应的成本将会转接到相关利益者的头上而非单纯的直接利益者。
我们深入考虑地租,它涉及到买房者,涉及到小商业者承租店铺,对地租征税,就会相应的增加这一群体的经济成本和负担,而他们并不会因此而获益。
所谓征税税基不会发生变化,要在一定条件或范围内成立,除去地租,还有广受批评和否定的人头税。
如果限制纳税人群的年龄,那么在一定范围内人口是不变的,因此,不会因征税,人口产生显著的变化。
人头税被人诟病,因为他不是累进而是累退的税种,他明显的偏袒于富人,牺牲穷人的利益。
当然从理想的角度来讲,这样可以鼓励人们更加努力的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增加收入。但是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等到我们希望达成目标的那个时候,其实所有的一切均已经发生,弱势群体已经被社会远远地抛在身后,加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窒息经济整体的发展。
第二,因应气候变化,对碳排放进行征税,认为这样让那些因污染环境而增进个人利益者付出代价,因此合理。
比如说因此提高燃油税,而这种税收是不是具有累进的性质呢?
我们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如马克龙推行相关的举措却引起了黄背心运动,因为它包括公交车等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都征收相关的税费,这必将引起公交费用的增加。
但是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基本上是社会的中低层群体,这些人将受到极其明显的影响,而这又与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碳排放相悖。
不过,我们也看到,在另外的国度,即使推行相同的税收政策,却并不会引发相应的社会骚动。
因为在这样的国家,他们认为小小的增加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人们更看重有机会发展自己。
同时,也会因为这样的国家,其公共交通体系并不完善,或者人们倾向于多元化的外出,对于碳排放收费政策,因其地域特性不同而不同。
当然,人们需要考虑另一个因素,人们为什么对加税反应那么大?这也因人们的积蓄和消费习惯而不同,比如说中国人善于积蓄,那么对于税收的变化反应不是很强烈。
第三,到底是对收入的存量还是增量进行征税?
很显然,无论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角度来讲,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希望从增量征税,而不是将全部收入包括储蓄,对整体进行征税。只有在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时期才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针对富人阶层,从财富代际传承的角度出发,他们主张对财富总量进行课税,比如说遗产税,实现更加公平的发展。
人们认为贫富差距扩大窒息经济动力,造成富人剥削穷人的现象。但是很多人又提出各种理由加以反对,认为它削弱了对人民创造财富的激励。
它将促使人们进行无谓的消费,不会由此转化为对社会和生产的投资,因此会助长社会奢侈的风气。
同时,这将不能有效激励人们将遗产用于投资的积极性。如果从这一点出发,人们为了避税,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途径。
由此而言,正确的纳税法则,应积极的引导人们采取配合的态度,而不是抵触的态度,对于富人征税从来都是一个社会极其重大的问题。
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很长的时期,穷人替代富人纳税,你越富有,越不会被征税。伴随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富人承担更大的税负,而这样的观念,在一些国家依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世界各国,无论在哪里,又会遇到另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对富人征税,人们可以用脚投票的方式选择将自己的资产放到税率比较低的地方。伴随全球化,这一趋势日益深刻,且更加的明显。
第四,对资本收益收税
贫富差距扩大往往在于资本的运作,足以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有钱的人能够利用钱生钱,更加富裕,没有钱的人因为资本收益主导、收入减少两相作用之下,凸显出资本收益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它将左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及时调整和优化未来经济发展结构、引导资本向善,对资本收益征税是比较得体的措施。
但是我们知道征税决策始终控制在上层社会群体的手中,他们与资本联系密切,所以对资本收益征税存在很大的风险。
对经济能否得以良好的运转,也应考虑开征资本利得税会不会打击人们投资的热情?会不会由此造成社会消费能力减弱?
但不管怎样,如果不采取资本利得征税这样一项措施,那么,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扭曲就会始终存在,得不到解决,这需要一种权衡。
正如政府对利率的提升也需要一种权衡。提升利率将压缩社会信贷,很多中小企业将得不到贷款,但是提升利率却会为政府负债融资,因此得以减少政府负债的规模。
但是如果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进经济发展,扩大税基,增加税收也将促进政府预算平衡。
两者相比,如何使得两者达成一种均衡,或者使得两者得到更优化的组合就是政策的取向,对资本利得征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