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要素“学”的策划


     “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与冬令营等活动。“学习型旅游”就是实现发展与享乐、求知与休闲、学习与旅游之融合,通过游乐学习化、学习游乐化来达至旅游服务价值最大化的新型旅游模式,其真谛和要义在于“寓教于乐”“寓修于休”“寓训于巡”“寓学于游”。摄影、采风等则属于“创意旅游”,即游客在融入旅游地社区、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开发自身创意潜力,促进自我发展的旅游形式。相关旅游业态如表8-9所示。

   策划人员应借鉴厦门集美研学基地、贵州天眼研学课程、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乌兰魅影”夜游发现之旅、“跟着课本游绍兴”、“去远乡学手艺”“我到北京上大学”等项目的经验,依托各类研学资源和研学旅行基地,开发研学课程,配置研学导师,因地制宜地设置学习、创作、科考、拓展等发挥游客创造性的活动项目。

8-9   研学旅游的基本形态与载体

序号

名称

1

主题游学

夏令营、冬令营、专题旅游线路

日本名校观光见学

2

研学旅游

景区、博物馆、科教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训练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等

集美研学旅行基地

3

创意旅游

民族村寨、非遗传习馆、工艺美术厂、艺术展馆、大师工作室、文创市集、创意产业园、专题博物馆、创作基地等

大理周城璞真染坊

4

学习旅游

登山学校、攀岩学校、帆船学校、滑雪学校、英语学校等

清迈烹饪学校

 

专栏8-7

“思考全球学校”:在全球旅行中学习

2010 年,新西兰裔旅行摄影师乔发·麦克派克(Joann McPike)在纽约创办了一所名为“思考全球学校”(Think Globa1 School)的高中,被称为“第一所旅行高中”。思考全球学校认为,地球才是最好的教室,应让学生们在环游世界的同时,接触并了解不同的文化体系,并亲身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在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是思考全球学校办学的基本准则。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环游世界,并在数个国家进行学习交流,从而获得深刻而又丰富的生活体验。他们欣赏风景名胜、参观文化遗迹遗址,还要学习新技能,学会与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友好相处,这些最终会形塑他们独特的价值观。

为了全方位培养学生,思考全球学校在开设传统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很多综合性课程,如环境与社会、文化人类学。另外,学校还为学生安排了多门极富挑战性的课程。“我们来探索”涉猎面广、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了深度接触和了解其他文化的机会。这门课程主要依据各个旅行目的地城市的文化资源来设计,如在瑞典拉普兰地区研究萨米文化、在阿根廷米西奥兰斯讨论伊瓜苏瀑布的保护、在东京让学生们观看了相扑表演后讨论日本文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见识丰富多样的物种之后再来探讨生态系统。此时,学生们由于身临其境,会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思考全球学校的毕业生在评价他们的教育经历时对学校的教育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一名学生表示:“旅行中的学习使我意识到什么是跨越不可能——当你爬上非洲最高峰,当你与蜚声全球的科学家交流时,你就会改变‘不可能’的定义。”

来源:根据《“思考全球学校”》(《上海教育》2017年第12期,作者张征)修改

首发:李庆雷,王双全.旅游创意策划:原理方法案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版)第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