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色旅游”为主题的西南联大旅游品牌策划


 

(一)问题及现状

序号

问题

1

品牌方面:无明显品牌;品牌空心化,缺乏特色、内涵浅,影响力小、辐射力不足;无清晰的目标市场、营销宣传力度不够。

2

产品方面:数量与质量不足;开发力度小,无组织、过于零散;产品商业价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缺乏吸引力、娱乐性和趣味性;种类单一,无新意。

3

资源方面:存在时间短;物质层面缺乏,精神层面过于厚重;空间上距离跨度大且零散,仅存景点规模小、资源组合状况不佳。资源类型单一,开发难度大。

(二)品牌名称联大未央红与黑·联大

(三)阐释:

  一、联大未央,取于《未央歌》,为未尽、无已,无边无际两种意思。意在表达联大风采无已,精神永存于世。

  二、“红与黑·联大”来源于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作者以“红与黑”象征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而联大中的“红与黑”,一为红色旅游与黑色旅游,二为黑暗侵略战争中联大师生所表现的弦歌不辍的精神。“红”是指西南联大的红色旅游;“黑”则为黑色旅游。其中红色旅游意在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叙说联大历史,展现联大风采,为游客创造乌托邦式的联大校园生活体验。重点为黑色旅游,意在为游客提供黑色愉悦,在审美的同时审丑。

(四)策划思路:

  一是研学旅行,做研学旅行中的垄断者,使人提起研学首先想到西南联大。以《未央歌》为脚本,同时借用托马斯·莫尔提出的“乌托邦”概念,其中“乌托邦”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通过阅读鹿桥的《未央歌一书,可以了解到在烽火连天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里依旧洋溢着青春激情,充满理想和诗意。在当时动荡浮沉的大环境中,在西南边陲联大学子拥有着一段世外桃源般的校园生活。通过提取“乌托邦”与《未央歌》的核心概念,赋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研学旅行新内容即展现“思想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友爱亲仁”的联大校风,充满着活泼自信又企望矜持的乐观情调,展示联大学子的理想人格。让游客在感受《未央歌》描绘的战时大学生生活中享受积极情绪,正向提取研学旅行的意义。

  二是黑色旅游。西南联大历史在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奥斯维辛集中营等极其沉重的黑色旅游吸引物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法西斯丑恶面目的揭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思。通过策划黑色旅游,提供给游客以黑色愉悦以及割裂、矛盾又统一的美丑双重体验。旅游者体验的不仅仅是灾难、痛苦和死亡事件的表面价值,更重要的是对悲剧中英雄人物或人类普遍的不屈精神的欣赏。在西南联大开展黑色旅游能够有效解决西南联大吸引物精神沉重、吸引力不足且辐射范围小的问题。通过营造一个室内体验馆,(以北京环球影城中的室内过山车为例)用裸眼3D的展示手段,调动游客的视、嗅、触、味、听感官,让游客切身感受战火连天的生活场景。馆内惊险动荡,馆外则为教育圣土上“世外桃源”般的大学校园生活。两种截然不同的剧场感受引导游客抽象概括所获得的正反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