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的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环境
西南联大主题食堂是顺应着红色旅游发展背景下的对于联大旧址红色旅游内容的一个完善。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在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在11%以上的市场份额。2019年、2021年是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两大节点的到来助推红色旅游愈加升温。红色旅游目的地成为了人们外出旅游的一大选择方向。西南联大旧址作为第一批全国红色经典景区,主题形象构建单薄生硬,应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优化旅游要素配置。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要提高联大文化的精神价值,加深文化影响力,解决联大文化发掘和传承缺乏饱满的物质资料支撑的问题。
在饮食文化空间中,饮食是餐饮空间的本质,文化是饮食的本源;在文化生产过程中,饮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饮食历史和内涵的展演。主题餐厅是一种通过主题化的情境构建使其深层的文化呈现出所谓“自然形式”的饮食文化空间,更符合现代消费需求。在旅游业态中,“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组成,以“食”的角度出发,既贴合市场需求,又能满足联大旧址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促进品牌落地的需要。目前,市面上以联大旧址为主题支撑创办的主题特色餐饮仅有一家,且以主题食堂、低消费的形式呈现的还未发现。西南联大主题食堂能够有效填补市场空缺,迎合消费者需求。
2、项目的市场机会和有效的市场需求、所面对的目标顾客
红色旅游发展正甚,以西南联大精神文化作为支撑使主题食堂拥有丰富的内涵;在主题餐饮的流行的背景下,联大主题食堂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且目前市面上以联大为主题的餐饮仅有一家,也并没有出现以平民化路线的联大主题餐厅,联大主题食堂市场前景良好。联大红色旅游线路中缺失“食”的体验,市场需要联大食堂的出现。跳脱传统思维定势,开辟新路径,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物,是提升联大品牌影响的良好方式。联大主题食堂的建设在一二一联大校区内进行,可利用现有废弃教室改造,合理运用现成资源。
联大主题食堂的目标顾客主要是以周末游为主,会对西南联大红色文化产生兴趣的全年龄段旅游者和在校师生组成。
3、项目的独创性、领先性以及实现产业化的途径
契合红色旅游发展潮流。近年来,红色旅游多次被写入国家级政策文件,红色文化作为我国革命时期的特色文化和民族奋斗历史的写照,其教育、资源保护和经济带动的作用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充分重视。联大主题食堂能够以“食”来吸引消费者,提高旅游体验性,带动联大旧址红色旅游发展和联大精神的传播发展。
主题餐饮符合发展趋势。餐饮业态消费疲软、电商冲击、同质化的问题与日俱增,为了挽回流失的客流,就需要更加贴合大众的需求,于是各类主题餐厅应运而生。主题特色餐饮能够有效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消费,增加顾客停滞时间。相比于其他餐饮类型,特色餐厅更加重视消费者的特色化的具体需求,营销手段也更加具有竞争力。联大主题食堂作为一种主题餐饮形式,与其他主题餐饮的最大不同就是更加的与主题贴合,其设立于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园内,拥有得天独厚的氛围和环境条件,能够最大程度的做到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
实施产业化的途径:在菜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丰富特色菜品,按市场需求推出新菜品,升级老菜品,刺激回头客产生;在服务上最大程度还原西南联大时期的用餐习俗,提升用餐体验感;不断挖掘联大文化精神,将菜品与文化牢牢联系起来,发扬和传承“刚毅坚卓”文化气质,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