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辛丑防疫7点建议
陶国水
江苏省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 “日躔箕斗逢长至,月宿奎娄届大寒”。大寒处冬三月之末,《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语:“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节序更迭又与立春相接,承前启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在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中,大寒是气运交接的节点,尤为重要。现结合气候、五运六气特点,谈一谈辛丑年疫病预防,未雨绸缪,供大家参考。
运气分析
随着大寒节的到来,正式进入辛丑岁运气运行格局,本年水运不足,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司天之气克岁运,为天刑之年。值年大运与在泉之气五行属性相同,为同岁会。加之本年主客气多有重叠,故气候变化较剧烈,可能出现倒春寒甚至强对流冰雹天气。“岁水不及,湿乃大行”,会出现“寒雨数至”,上半年气候偏于寒湿。“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春天会如约而至,但因此时主客气均为厥阴风木,会出现大风时发。夏季湿热明显,秋冬偏燥冷,冬天湿冷多雾。
根据本年运气特点,易伤脾肾,阴湿之土,脾肾皆寒,湿无阳化,容易出现脾虚水肿、腹胀、中满、痞逆、寒厥、拘急等疾病与症状。风湿相搏,易出现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等症状,既往有风湿、类风湿等痹症者,容易病情反复。
疫病预测
新冠肺炎,中医属寒湿兼有伏燥疫。2020庚子岁在泉之气为阳明燥金,秋冬以来我国局部出现散发病例,印证了《黄帝内经》“五之气”(秋分以后)“其病温”的载述。2021辛丑岁的寒湿运气条件,加上欧美国家持续严峻的疫情,输入性病例风险居高,增加了局部疫情反复的客观条件,但由于国家防控措施扎实,加之疫苗的逐步推广,国内疫情大规模暴发可能性极小,大众不必过于恐慌。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二之气”(3月20日春分至5月21日小满)这一时间段,《黄帝内经》有“其病温厉盛行,远近咸若”的记载,《杂病广要·疠》说:“疠,此疾前人谓为天刑,盖其为毒万烈秽恶,非寻常病邪之所比”,提示出现疫情可能性较大。当然“温厉”并非单指新冠肺炎疫情,夏秋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也可能较往年小幅增加。需要说明的是,辛丑为岁会行令,“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也”,所以即便出现疫情缠绵,病势也会较轻。
养生防疫
1.做好个人防护
随着春节的来临,人口流动增大,需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相关疫情防控规定,非必要尽量少聚集、少跨区域走动,注意戴口罩、手卫生,保持合理社交距离,家庭、办公环境做好定期通风等。
2.适度调整情绪
中医十分注重情志致病,《黄帝内经》说:“喜怒不节则伤脏”“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医钞类编》说:“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我们要注重保持“平常心”,要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心中不乱,这样才能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3.顺时起居运动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对四季顺时养生起居作了明确要求,目前仍处于季冬,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立春后则“夜卧早起”。运动上,冬季以“藏”为主,多静少动,可选择散步或太极拳、八段锦(重点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两式)等传统养生功法,立春后可适当增加运动量。
4.酌饮药茶调体
对平素易疲劳乏力,易感冒、易出汗、舌苔白腻,齿痕明显,大便黏滞或稀溏等,湿气偏重,属脾胃虚弱、卫气不固者,可配合药茶,健脾祛湿、益气固表。生黄芪10g、炒薏苡仁30g、陈皮5g,水适量煮开,代茶饮,1-2周。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专通营卫二气”。薏仁味甘淡,健脾、补肺,《本草新编》谓“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健脾和胃,行气宽中。
5.佩戴香囊辟疫
香囊辟疫中医古已有之,可选用清代医家吴师机《理瀹骈文》辟瘟囊组方,兼顾六经治法,药用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上药等量打粗粉,做香囊,30g/袋,7天更换1次。置于室内通风处,或佩戴胸前,夜晚置于枕旁,既往有花粉、香水过敏者慎用,并注意防止儿童误食。
6.佳蔬药食同源
饮食调理,既可满足味蕾享受,又能达到防病治病之功。推荐几道食材。
菠菜,味甘性凉,归胃、大肠经,《本草纲目》言其有“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诸功效。菠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具有增免等功效。既是冬季时令佳蔬,又可缓解当前部分人因燥气导致的口舌溃疡、口唇蜕皮、皴裂、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情况。菠菜可炒鸡蛋、做汤、烫锅仔、凉拌百叶。需要提醒的事菠菜含有草酸,应焯水去涩。
莲藕,味甘性寒,归经心、脾、胃、肝、肺经,生吃有清热生津之妙,煮熟性转温,能健脾开胃,主补五脏,《滇南本草》认为:“多服润肠肺,生津液”,可以补肺润燥。莲藕可煮熟蜜汁佐食、亦可煲排骨汤。
韭黄,味辛性温,入肝、胃、肾经,具有温中开胃、补肾助阳等功效,含有的挥发油不单能疏调肝气,还具有升发之性,顺应春阳生发,立春后可经常食用。韭黄还能为人体补充丰富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铁以及天然多糖和磷等营养成分。韭黄可炒鸡蛋、炒肉丝、炒香干。
豆豉,性平味咸,归胃经,可疏风解表、清热除湿、祛烦宣郁,还可预防流感,葛洪《肘后方》有载治疗感冒的葱豉汤方。豆豉配姜汁蒸排骨、豆豉可炒回锅肉、炒生菜。
7.运气药膳养正 五味子猪肚煲:猪肚250g(焯水切条),五味子50g,杜仲50g,生姜5片,大枣10个,葱段适量,煲汤。猪肚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补虚损,健脾胃。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心、肾经,益气生津,补肾宁心,补益五脏,提高免疫功能。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这两味药,都是辛年司天方五味子汤所含药物。生姜味辛性温,既可调味,有取其性味功效。符合这一时段“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运气调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