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假期(33):昆明·宝泉寺-田坝村


 又到假期(33):昆明·宝泉寺-田坝村

2020-7-24

离开晋城古城,前往田坝村。

我是前两天看旅游攻略才知田坝村的,据说是彝族聚居村落,保留着传统彝族歌舞文化,还保存着一些传统建筑。田坝村属于晋宁区,位于距离晋城古城东南四十多公里的山里。

下高速,有一座寺院样子的建筑群,侧门有人值守,可以进去参观。疫情以来,这是第一次进寺院。

进门是一个广场,宽阔而空旷。迎面是“兴化门”,应该相当于接引殿。正中供奉的却不是弥勒佛,而像是魁星。两侧也不是四大天王,只有两尊佛像。大厅里好几排巨大的石柱,间隔只有两三米,感觉空间都被石柱占据了。两侧的两尊佛像像是躲在石柱背后。

往里走是一个巨大的庭院,得有半个足球场大吧。通道两侧的树木都是移栽的,还挂着营养瓶。正对面是普光明殿,相当于大雄宝殿吧。殿内正中供奉的佛像有些特别,面部棱角分明,不像一般佛像那么圆润。佛像两侧有两组塑像,一男一女,一组着红衣,一组着黄衣。猜想是赐姻缘的神仙。佛像背后有告示文字,说这尊佛像是三户人家出57万捐制。殿内的神像好像都是塑料的,这种塑像我在鄂州西山的灵泉寺见过。

大殿后面有条河,河上是一座又高又窄的石拱桥。河对面有长长的石阶通往山顶,山上还有一些寺院建筑。一座建筑正在修建,还只搭出钢铁的框架。

返回到普光明殿门前,在我们之前进入大殿的两位女子磕了头,上了香,然后在门口登记交奉献,一百块。负责登记的人身着素服,应该是俗家。一位着僧袍的和尚走过来,跟他交代些什么。

偌大一座寺院,我们就见到这么五个人。

继续往山里走。路况倒是很好,沥青路面,很平整。

翻过一个垭口,眼前是一个坝子。地里长者玉米,烟叶,看起来都是很肥硕的样子。沿着一条小河逆流而行,穿过坝子,山脚的村庄就是田坝村了。

村公所有人值班,跟她聊了两句,说到田坝村就是看看老房子。彝族歌舞是看不了的,只有春节和火把节,村里才会组织歌舞晚会。这个季节,这个时间,村里没有多少人,有人也是干活去了。

村中央有座土地庙,还挂着“文化传习所”的牌子,大门关着。土地庙前是个小广场,有两人在摆摊卖日用杂货。他们都是外村的小贩,开着面包车到处跑。他们说村子里的青年都出去了,这里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他们带点日用杂货进来还是会有点生意。广场的一侧有个舞台,中间有个火架子,应该是火把节烧火把的地方。边上有一组运动器材,一个戴眼镜的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在锻炼。她说自己在晋宁城里上中学,一个学期都没去过学校。舞台的后面有风雨廊道,廊道后面是小河。小石桥的那头有棵弯腰的皂角树,树枝都垂到河里了。皂角树下一位女子在干活,只见她从篮子里取出小瓜,将瓜蒂在桶里的什么液体中蘸一下,再用网兜将小瓜裹起来。雨燕告诉我,那桶里装的是防腐剂或者保鲜剂。

我们接着往前面的半山走去,老房子都在那边。所谓老房子,就是传统式样的住房。所谓传统式样,不是钢筋混泥土结构或者预制板材料而已。我们老家的房子都是这样的。正面三间二层正房,有厦子。三面是石脚上面砌土基,正面是木板壁。正房左右有耳房,一层或者二层,两间或者三间。我们那里的住家,大多门前只是围上石埂,上面爬上荆棘。这里的基本上前面都有围墙,形成封闭的院子。还有一点,田坝村的老房子都刷了白石灰,看起来干净而美观。村子中间的道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没有垃圾,更没有牲畜粪便。我们在村里转了一圈,没有见到一只狗,禁止养狗可能是发展旅游的举措。

绝大部分房子都有人住,看一看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的样子就知道。只见到一户人家的院墙倒了的,应该是废弃很多年了,里面已经种了庄稼。在一户人家的门口,有一排梨树,果子密密麻麻,将树枝压弯了。一户人家的门口,有一大棵花红,那果子红彤彤水灵灵的,在蓝天白云之下甚是漂亮。一户人家门口的电线上,站在一排燕子,我们过去的时候也不飞走。这应该是一户爱鸟人家,门前柱子上还挂着一笼画眉。

转了一圈准备离开,碰到一位背着篮子上山干活的老奶。跟她聊了两句。老奶说,慢慢逛,晚上不要走了,到我家吃饭。老奶说的是客气话。我一时不适应,竟然当真,还感动起来。连连说,不用不用,谢谢谢谢,我们还要到别的地方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