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肯动到主动


 

徐指导的苦恼

近日朋友圈有一条消息,讲到著名足球教练徐根宝的苦恼,他发现现在的足球运动员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动”。著名足球评论员刘建宏连线徐亮时称:中国足球里面都烂了,“坏、笨、懒”球员特别多

徐指导不仅有辉煌的球员时代,当教练同样带领申花队夺得过中超冠军。徐指导带队时十分强调“抢、逼、围”,这三个字都在强调要“跑”起来、要“动”起来。

而如今,包括那些拿着天价薪酬的队员们就是不肯动。看中超球赛时,您会经常发现某个球员持球时,其他的队员就在球场上漫步。

足球中的技术、跑动和体能是核心要素,咱们技术不灵光,再不多跑几步,想取胜、想提升就成了痴心妄想。

比赛需要以动制静

北京国安当年以“小、快、灵”为特点,金志扬指导强调运动员要主动、积极,在运动中、在对抗中寻觅机会,战胜对手。

能够在运动中做出有效动作,能够在高速奔跑中完成配合是赢球的基础。在中国足球鼎盛时期,中国男足有若干球员就是以跑不死、跑得快著称,古广明、贾秀全、范志毅、李铁、肇俊哲就是杰出代表,那时中国男足的技术在亚洲还能位列前茅,如今技术水平和跑动都下来了,当然就难求一胜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是有一定道理的。

主观能动性

曾经给服务对象提出了三条要求:认真、积极、主动。

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解决问题时只能当作边界条件,我们能做的最好选择是,通过认真、主动和积极弥补硬件上不足,做得好的话,是可以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加大炮的。

于是,得动起来——面对困难,想都是问题,干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