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拓展:卖出和赠与之辩(4月15日)


营销拓展:卖出和赠与之辩(415日)

 

营销需要进行市场拓展,但是不管提供的是产品、服务还是平台,都需要考虑一个基本问题:面向市场的时候,是用卖出的交易策略,还是用赠与之类的类慈善方式的问题。

交易的难度会比较大,因为要让陌生市场以掏钱的方式去配合你的市场拓展概率很低,但却可以得到良性循环;而赠与通常都收不回钱,而且从免费赠与到有偿提供,这个鸿沟如何去跨越,两者都各自有各自的难处,如何取舍确实是个问题。

 

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少不了要面对陌生市场,毕竟陌生市场才是最大的市场,但是陌生市场是汪洋大海,如何在大海之中捕到鱼,或者找到珍珠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陌生市场充满了魅力,最大的魅力就是不确定性。每个人都知道,商场如战场,需要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市场营销就是要近攻,再矜持的营销人员,在骨子里都有拼搏进取的“亮剑精神”,都有狼一样的本能,是战争,虽然“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绝对不是好士兵。即使知道未必会得到功名利禄,但能战死沙场不仅悲壮,而且“武死战”才是真正的归宿。

面对陌生市场的开发,更多地需要具备赌徒心态,即使知道胜利并不是大概率事件,都要勇往直前,即使知道也许会有去无回,但依然需要不回头地向前冲。

 

在没有战争的时代,替代尚武精神的主要形式,就在于体育运动、游戏攻略和市场营销了,如果说前面两个的核心都是有偿娱乐,而市场营销还是相对充满意义和价值的。

如果没有攻防,就不会有娱乐特有的酣畅淋漓,就不会有战争的代入感和成就感。所以当代人看营销,更多的是从战争与矛盾冲突的角度去看的,更多的是“看热闹心态”,偏巧被销售的目标对象,也是越来越多弱化自己的“角色代入感”,而以游戏心态去对待那个推销员,如此便形成了“猫和老鼠”一样的游戏。

这种心态让营销变得更为充满不确定性,不管是以卖出的形式,还是以赠与的形式,单纯的“勇士”都大部分都是在做无用功。

 

现在是体验式营销作为基础的时代,没有体验一切都是零,后面的一切都指望不上,更没有办法开展。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相对弱势”的品牌与产品,更适合赠与的方式,就是“送”,只有很少的大品牌和有标杆性的品牌力的商家才能玩得起“饥饿营销”,只有投入微不足道的成本,满足的却是刚性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才会牵涉到“试用即付费”模式,而且试用期基本上是降低资费标准的。

但是终端市场的内心很复杂。比如每个人都追求暴富的机会,但是每个人都吝啬于投入成本与代价。每个人都自惭形愧于“小本经营”,想要以小博大,又看着未来的巨大蛋糕馋的流口水,又想吃又怕烫。再比如面对任何新鲜事物,好奇心与生俱来,但是每个人又都有充足的理由拒绝。比如管不管用,好不好吃,有没有副作用,需要多高的成本,用不用得起等等。

 

既然是“小本经营”,那么核心原则就是卖!但是卖的难度太大了,需要万事俱备才可以指望成功。

首先需要自己投入事件和精力学习,让自己从小白变大咖,要自己掌握专业知识,专业表达精准而且恰到好处,要自己能掌控一切,如猎豹或者鱼鹰一般一击即中;当然那也需要对方的配合,首先对方要有迫切的需求,而且对方很渴望;其次对方对自己有基本的信任,愿意配合并追随;对方还要没有任何杂念,也不存在别的干扰与诱惑,通俗地说,对方被自己“洗脑”,言听计从,让掏钱就掏钱,让体验就体验,让分享就分享,让学习就学习。

虽然卖的思路很质朴,但是小本经营的所取得的结果必然是微不足道。最终终究证明大概率的仅仅是梦想。

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这是一句励志的话,但是终究现实很骨感,因为梦想通常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跟自己的对话,而现实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自己与别人交流,梦想跟现实往往是背道而驰。

 

既然小本经营所取得的成果差强人意,那么送呢?陌生市场很庞大,任何投入都仅仅是沧海一粟,需要时刻问自己一些问题,那些接近于灵魂拷问的问题是谁都绕不过去的。

比如那个人该送吗?人有没有送对,即使在送对人的情况下,人家收不收也是一个问题。送礼也要讲究方法技巧,虽然未必什么都跟行贿挂钩,但是“无功受禄,寝食难安”这也是人之常情,再说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至少需要考虑送的场合和背景,送的时候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

不要认为免费给人家的时候人家就会要,因为人人都好面子,都有虚荣心,都不希望“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同样并不是每个人都靠占便宜存活的。注定有些人是即使要了也难免束之高阁,不会使用,那样即使送也是无效,再说免费的都不珍惜,人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就是说借来的东西有时效性,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读了就是赚了,没有读就是失去了占便宜的机会,人都有那种占便宜的心理。

不管是送到了对的人,还是送到了错误的人,或者是从此时此刻判断,不应该送的人,都需要及时跟进,及时跟进的流程需要有标准化操作。比如跟进的时间间隔,跟进的方式,问题处理与应对,如何控制自己的贪欲,让自己做到心态平和的基础上,还能激发对方的兴趣和野心,对效果与未来的期待。

 

人在送对的情况下,考虑送的量是否恰到好处,从开始送到不再送之间,从免费试用到花钱购买之间如何进行过渡,是直接到全价再逐渐优惠的一步到位,先难后易,还是逐渐提高价格,温水煮青蛙;如何让他们了解整个游戏的规则,如何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成为大概率的事件。

如何能让你的动作和操作规则成为大多数人都遵循的规矩,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毕竟规则是由少数人总结概括出来的,在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不单纯是陌生市场,即使是现有市场都不稳定,都随时都会发生变化背叛与反转,相比于得到什么样的市场,保持市场的稳定的难度更高。

 

人没有送对在什么情况下该让自己止损,假如你在送的时候就提前告知“这个东西是由成本的,希望能珍惜,希望能重视”,虽然有可能会让对方打退堂鼓,不配合你去使用,送出去是否能要回来?这是另一个问题。

假如你给对方选择余地,假如自己不用的话,是可以在约定时候送回来或者你有权要回来的,说这话难免尴尬,但是你可以给TA另一个选择,就是“假如你不想用,也不想送回来,那么你可以转送给你认为更有需要的人,并由你为他们提供服务”,这样就符合人的心理接受条件了。

 

卖的道路举步维艰,但是会是先难后易;送的前方貌似平坦,却充满坎坷,暗流涌动,这两种策略不能让我们纠结,而是给我们留出了一个相对宽敞的空间,不要偏执地坚持去送,也不能坚定地认为非卖不可,而要让自己灵活变通,把产品仅仅当成一个工具,彼此交流的道具,实现的并不一定是金钱的往来,更重要的是对于对方身体健康的关爱,给对方改善现状的机会。

按照中国传统的智慧,卖的方式就是要送,送的目的也是卖,这本身并非不可调和。因为假如不送就没有人买,你还要不要坚持只卖不送?假如已经没有送的实力,揭不开锅了,是否要以“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去追面子讲虚荣?

假如只讲究卖,卖出产品所换回的钱,不去滚动投入扩大再生产,永远只能是小本经营,维持生计罢了,要想得到更高的收益,就需要跳出自我,让利于别人,就需要尽量降低门槛,以宽容忍让之心对待别人,在各方面收益,先人后己,如此才是开始从小买卖进入到大的生意的境界。

 

贾春宝

2020415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