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正确姿势


      创业撞墙是大概率事件,但撞墙不怕,怕就怕撞得没价值,不缺钱的可以继续任性,没钱还任性的,谁也救不了!

正确的姿势可以让你少撞墙,撞过之后知道原因在哪,为什么疼,怎么避免撞和变得强大,但它至多算个强身健体或者给创业戴了副眼镜,绝不是什么穿墙术!

 

创业的起始动作是清醒的自我认知+有效的评估:创业不是个谁都能玩儿的游戏,低门槛恰恰意味着低质量与更低的成功率,鱼龙混杂有水的原因,更多的问题出在鱼身上,谋生和创业不是一回事儿,一时头脑发热冲上去就能一览众山小的情况只存在于想象中。有效的评估是对自身承压能力和进取精神的评估,对资源资金的评估,对经验的评估,对市场的评估,对可行性的评估和对失败的评估,没有认知和评估的创业很可能沦为自以为是+投机的副产品——没钱、没经验、没能力、没学习的恒心、没资源、甚至没有产品,天天想着攀关系、找捷径、抓机会搞把大的,天天有事儿、天天忙事儿,却事事不成,于是,一直飘,一身债,一事难成、一输到底!

 

创业的基本姿势是不断获取知识、并勇于实践和修正:信息不是知识,碎片化的信息更不是知识,还可能是深坑,只有信息被归纳总结、消化吸收并经过实践检验后才可能成为知识。知识是有逻辑性的,创业需要懂逻辑——需求是真是假,价值能否支撑,资源靠不靠得住,产品和服务能不能持续稳定供给等,都需要进行逻辑论证和检验。创业是需要讲道理的,至少今天和未来的创业都会如此,很多创业是少梦想,多行动,没逻辑,没有逻辑的行动是盲动,短时的成绩不是成功,因为没什么道理可讲,没道理的事情不可复制,不可持续,逻辑不通,创业无功!

创业需要懂营销,未必精通,但不能胡来——市场在哪?客户在哪?你的产品解决了客户的什么问题,他们的决策过程是什么样的,你的购买理由是不是充分,他们接不接受你的价格,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你拿什么和他们竞争,你以什么方式和用什么渠道让客户更容易获得产品,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客户沟通,你的人力能不能承担这些责任,完成这些任务?这些都属于营销管理的范畴,你必须能够清楚地回答上述问题,边实践边求证边调整,努力将最初的假设迅速变成现实的机会,营销的作用在于帮助你识别风险、降低成本,打牢基础,提高速度。不懂营销的创业是四处打猎碰运气,是把假设当事实的直接玩儿命,是反复试错反复错的无助,而中国的绝大多数创业,都死在这个最初级的阶段!

 

创业的核心姿势是创造价值:这个价值不仅是为用户创造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和条件价值,还包括为员工、为合作伙伴、为股东及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市场营销是价值发现和创造、实现的工具,但多维度的价值还需要更多要素的介入,价值创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遵守商业规则和社会规则、有底线的活动,要善待员工、善待合作伙伴,更要不断接近社会的期望。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你正在干的事儿的社会价值为负却所获颇丰,那你就不是在创业,你也不是创业者,而是个还没东窗事发的骗子!

 

创业的高级姿势是智慧的应用:智慧是创造力,是判断力,是知识的运用能力,对创业来说就是战略能力,花钱和算账是战略能力,重要性和优先级是战略能力,长期与短期的平衡也是战略能力。

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死在了不会算账上,这个账不是财务的账,财务账是小账,财务背后的营销管理和企业发展的账才是大帐,要算效率账,算成本账,算发展的账,更要算人才账,高成本带来高利润,高工资带来低成本,兑现承诺和有效激励带来高效率,不欺不乱带来持续发展,这背后的逻辑关系是消费升级和分层、是人性、是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基本游戏规则与组织设计、市场要素的紧密关系,如果你创业时就能把这个账算明白,那就可能脱胎换骨,让你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创业就是做重要的事,把事情的优先级安排好,不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是一句只能废着说的正确的废话,由于情况情境的不同引致大家对重要事情的界定可能很不同,这里只挑几个重要的坑和严重的误解——

人非常重要,如何对待人比人本身更重要,创业初期,人优先于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创业能不能渡过最艰难的时刻,能不能走得比别人远,干一件事伤一批人你就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了!

成本很重要,但重要的不是初期的严格把控,而是对“没有最低成本,只有有竞争力的合理成本”的理解,这个合理成本对外与市场、客户价值关联,高成本可能是高价值高门槛和高收益,低成本可能是低价值低收益和没壁垒死得快,对内就是底线,法律的底线,道德的底线,行为的底线。

广义的客户不重要,真正有共性的第一波客户最重要,你可以不知道你的产品为什么卖不出去,但你一定要知道你的产品为什么卖出去了,卖给了谁,他们有什么共性,怎么决策的,怎么选择的,怎么评价的,跟你的假设和市场选择是否一致,他们几乎是让你的创业迈上新台阶唯一重要的人!

完美不重要,最好是好的敌人,它体现在完美产品和贪大求全上,完美主义者很多,但完美产品很少,况且真正的完美产品也未必符合经济规律。更多的误区在贪大求全上,即想干大事业,瞄准大市场,对标大企业。对创业者来说,大市场没有任何意义,除非你的资源和资金足够你能迅速改变市场竞争格局(即使如此很多当初大把烧钱的高光项目如今也早成了烈士),否则高成长率、高市场容量,几百亿上千上万亿的规模都跟你没什么关系,真给你个大市场让你做你也搞不定,再大的事业也是从小事开始的,没生在地主家又没土豪搭理你就先把小事儿做好才有大的可能,先强后大,先慢才能后快!大企业向来是创业者的标杆和导师,标杆是拦路虎,导师说的话千万不能信,不是没道理,而是对你不适用,蚂蚁和大象的吃喝用度、生存发展环境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有闲心,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变成大象的比看今天的大象在台上跳舞有意义些!

钱很重要,要始终关注初始资金和现金流,但关注的重点不是省钱,而是花钱的效率和效益!

我对创业的定义倾向于长期主义的企业运营,这不同于流寇和土匪的短期主义,短期主义当然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规则不同,你可以选择快进快出快撤,只要你能进得去出得来撤得了,但你最好不要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进城就抢东西杀人,遭恨,被剿灭也是早晚的事儿!可无论如何,创业还是要面对长期和短期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在短期中间发现长期,把长期分解成短期并始终坚持长期。具体说就是利益和目标的平衡,不因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利益,不因短期行为影响长期目标的实现,在短期中发现长期的机会,始终用短期为长期加分,保持方向和连续性,保持对长期性要素的投入!

 

创业的自选姿势是运气:各人各命,各运不同,创业很需要运气,但它等不来,要不来,你只有准备好了它才有可能来,怎么准备?学习、实践、知行合一,先把本文从头看起。或者换个说法我们更能接受,哪有那么多运气,大都是充分的认知加持续的努力后从量变走向质变的结果!

 

对真正的创业者来说,撞墙是好事,掉坑里也没什么好沮丧的,重新出发不晚,看清路走出来就是一片光明!

而那些伪创业和假创业的大神们,回家洗洗睡吧,求求你们,千万别创业了!

在大众创业的旗帜下,创业变容易了吗?不,创业变难了!

大众创业的时代正在远去,精英创业的时代已经来临,想创业,尽早成为精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