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一段时期,美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迅速上升,突破10万例,成为世界第一。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不断的在镜头面前大发厥词,他的漫不经心为世界所知,精英阶层再次对他群起而攻之,认为他的做派非常的糟糕。但是,最近的民调又显示他的支持率高达50%以上,认可他所作的工作。这是一个特别矛盾的现象,作为旁观者,我们认为特朗普的态度非常的令人失望,不具备在灾难面前一位政治家的风范,不过我们终究是旁观者,作为他的拥趸绝对有很多的理由继续支持他,借用他的“这就是人生吧”来评论这个现象,应该说成:这就是现实吧。
纽约州州长向特朗普为纽约争取医疗资源,认为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他也时常在镜头面前用数据说话,向纽约人讲述目前的疫情状态,并积极组织防治工作,让人们看到希望。而德克萨斯州副州长却希望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要挤占医疗资源,应该为年轻人提供生存的机会,与特朗普如出一辙。特朗普强调每年流感造成36000人死亡,而新冠肺炎才这么低的死亡数就有人建议他宣布停工,他认为这个建议不可思议。
美国制度有其本身的优势和劣势,而在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后者,但我们又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还有理念的问题即政治人物的信念,这造成了更为深刻的不同。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更能够忽略制度的因素,而从领导者自身的问题出发去探究新冠肺炎在美国造成的困境。
无论特朗普来自哪些团体的支持,或者哪些团体在左右他的决策,最根本的问题依旧是其自身的理念。美国建国70年,林肯面对南方诸州蠢蠢欲动的分裂倾向,大胆说不,并通过战争加强了联邦的合理;又70年,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美国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这在美国持续了70多年;步入21世纪,美国政坛左右两派陷入尖锐的分裂和对立,看似特朗普在加强行政的权力,在这一背景下其实造成政治进一步的衰落,没有共识的政治将是衰败的政治,正如中国历朝历代的晚期。
当下新冠肺炎在美国肆虐之际,又到了一个纠正历史错误、推行新的理念、让美国走向新的道路的十字路口,但是我们看到特朗普不愿去面对决定历史的机遇,他的理念陈旧、极端并充满了对抗,对抗的理念可以带来更多、更忠贞的支持者,但却会造成深重的灾难。而特朗普的理念却决定着世界第一的大国走向何方,疫情终会结束,各州也将并且必将实施自救,但这会造成更多的人失去生命,这就是错误理念、错误决定的代价。
2.
新冠肺炎造成的疫情会掩盖既有的矛盾也会产生新的矛盾,这就会带来深远的影响。近果必有远因,而人们总是忽略这其中必然的联系。没有十多年的抗战,国民党欠下巨大的债务,也不会造成战后如此荒诞的通胀。
特朗普要发展经济,不管疫情有多么严重,他都会优先考虑对经济的影响、对投资信心的影响,所以他驳斥各种指责,回击人们对疫情的真实关切,无论如何,他都认为疫情并不是特别需要关切的问题,这就是美国疫情整个悲剧的根本。
特朗普的做派可能不会影响他的连任选举,但是将会为未来埋下祸根,疫情如同任何灾难一样不会毫无影响的结束。单纯的考虑经济发展反而造成各种不利的因素,让更多的人染上肺炎会对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没有人会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枉顾个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资本主义将遭受更多的质疑,更多的检讨。人们会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认识更加全面,这是一个民主党和共和党历来争论的焦点,克林顿总统在推行医保制度上遭遇滑铁卢,奥巴马的医保制度被否定,在疫情爆发的时刻,这一体制被检验,也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检验。而它之所以成为焦点,并不仅仅在于它自身,而是他牵涉到整个资本主义的重构、政府承担的角色定位。
疫情对经济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劳资关系也会经受考验,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定位将会成为考虑的问题,绩效工资理论正在被刷新,企业主寻求断尾求生,一些产业和企业消失了,人们更加分化。当下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的降费减税政策,可以发挥稳定人心、减少焦虑的作用,但实际上却无关宏旨,市场在此间发生了转变,生产和消费都变得与平日不同,也会造成新的弱势群体。此情此景,不但考验企业组织的形式,也在考验政府的施政方略。
新冠肺炎疫情不但影响经济发展,也因为防治的需要造成政府的赤字,赤字被认为是一种税收,更被认为是对穷人的一种剥削,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如果赤字得不到纠正,政府将更加难以发挥影响力,政治衰败就在情理之中。世界将在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者和寻求新秩序之间进行痛苦的探索。
在人们对传统政治充满怀疑和否定之际,借助互联网人们能够更加迅速的传递信息的时代,如果发现面对的不是一个追求根本变革而是追求限制言论、集中权威而捎带做出的一点表面改变的政治,将会促进社会进一步的分化和整合。
人们寻求安全感,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也是医疗和健康方面的,这两者会同时成为政府施政的方向,加强政府在各个方面的干预力度,这会成为一种趋势。美国总统特朗普企图淡化对疫情的处理来保障经济的发展,看起来错误,实际上也是不可取的,这会带来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