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衰退阴霾下 理性调低今年我国增长预期


   从前述疫情影响来看,中国经济遭受的短期受冲击虽然很大,但按照“新供给增长模型”,疫情冲击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制度条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长期要素供给和技术驱动力并没有影响,2021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还能回到6%以上,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要坚定信心。

  2月下旬以来,中国大部分城市肺炎疫情逐步受控,然而由于海外疫情的快速扩散客观上加重了中国居民和政府的谨慎情绪。在国内新增病例迅速回落清零的情况下,各地防控并未及时放松,正常社会秩序还有待恢复,中小制造企业、服务业复工复产速度低于预期。

  此前国内外很多机构预测中国经济一季度增长3%-4%,全年5.5%以上,主要是基于3月份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二季度补偿性消费和生产,以及未考虑疫情海外扩散等假设。目前来看,不仅2月供给冲击超预期,且服务业需求萎缩严重,考虑海外疫情扩散有可能持续到二季度,再叠加欧美股市暴跌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全球衰退阴霾下不仅中国经济一季度负增长已成定局,而且对二季度的复苏也不宜过度乐观。我们预计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非线性大幅下滑至负增长,为了便于决策部门、企业和投资者理性应对,首次下调一季度GDP增速预测到-3.3%,并调低2020年全年经济增速预测到4.5%。

  建议货币政策应尽快降息,财政政策用创新办法打开收支空间,改革政策应全面放开供给约束、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确保全年经济和就业的稳定。建议企业加快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管理模式创新,以应对更严峻的挑战。给投资者的建议是,中国资本市场不会持续追随欧美股市下跌,但要走出独立行情还需要更多有利条件。

  一、海外疫情有可能持续到二季度,中国经济秩序恢复延后

  2月中旬以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从高峰回落,2月26日海外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中国。3月以来中国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而海外很多国家却进入快速扩散期。目前,虽然日本和韩国有出现拐点的迹象,但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疫情,仍处于快速扩散期。乐观预测,上述国家肺炎疫情能够在五、六月份受控,疫情对各国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可能持续到二季度末。

  图1 中国和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发展

  数据来源:Wind、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受海外疫情扩散和输入风险的影响,目前各地疫情防控力度仍然保持在2月下旬的状态,社区控制、异地人员隔离14天等措施仍然是中国各地通行做法。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截止到3月7日,从各地监测的情况看,返岗复工的农民工为7800万,仅占春节返乡的60%。面对出差旅行一次就隔离14天的情况,各行业人员都在尽量避免出行。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13日公布的数据,中国除湖北以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96%,但中小企业开工率仅有60%,且各类企业产能复产率远低于正常水平。

  服务业方面,据美团研究院生活服务业商户复工指数,截至3月12日,全国生活服务业商家复工率仅为59%,餐饮行业复工率为64%,且客流量和营业收入还远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从国际航空、航运等情况看,各国之间限制人员出入境、停开航班、入境隔离等措施对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和各项国际经济活动的冲击刚刚开始,时间上有可能持续到5月份甚至二季度末。

  二、供给冲击造成一季度工业增速大幅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3.5%。其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6.5%,制造业下降1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1%,汽车、水泥等行业增加值跌幅在30%以上。

  图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Wind、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综合考虑3月以来规上企业和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一季度制造业和建筑业增加值有可能出现非线性下滑,跌幅或超过5%。对制造业更长时间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需求萎缩程度,综合考虑二季度以后逐步回补一季度的部分产出损失的可能性,乐观预计制造业全年同比增速可达到4%左右,建筑业全年增速乐观预测为5%。

  三、受供给冲击和需求萎缩双重影响,服务业复苏缓慢

  服务业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住宿、餐饮业。1-2月餐饮收入4194亿元,下降43.1%,与我们的之前测算基本一致。考虑到3月份复苏仍不明显,预计一季度住宿餐饮业同比增速为-45%。二季度行业情况会逐步有所好转,但依旧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预计增速为-15%以下, 2020年全年同比增速在-10%以下。

  图3 住宿和餐饮行业增加值增速(季度)预测

  数据来源:Wind、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房地产业也是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1-2月份,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39.9%,与我们之前的测算基本一致。考虑到3月各地房地产销售恢复,预计2020年一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考虑二季度受开发商加快开发进度、一季度积压需求延迟消费等因素影响,预计二、三、四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9%、4.9%和4.6%,全年零增长或小幅负增长。

  图4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

  数据来源:Wind、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受人员出行、消费下降影响,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预计一季度负增长,不仅传统商超销售额下降,网店销售中的手机、家电等大额消费品也是负增长。考虑到二季度以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预计全年批零增加值可实现不超过3%的正增长。

  就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而言,3月货运恢复进度低于预期,预计一季度交通运输也会出现-5%左右的负增长。考虑到二季度货运恢复,快递业快速增长,三季度开始暑运假期来临,叠加下游各行业补库存及新订单需求增加,预计交通运输业全年增速约为仍可实现4%左右的正增长。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月增长3.8%,考虑疫情冲击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预计3月以后增长加速,全年信息技术行业同比增速应在15%以上。

  金融业受疫情影响不大,1-2月金融业增长4.5%,略低于预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服务业,有升有降,预计一季度同比增长略低于去年同期,2020年全年增速与2019年基本持平。

  综合以上各细分行业受影响情况,一季度服务业整体负增长。考虑到其在GDP占比已经超过53%,服务业恢复速度也是影响二季度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

  四、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非线性大幅下滑至-3%以下,全年增速或低于5%

  一季度的肺炎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是供给冲击,对服务业则是需求萎缩和供给冲击的双重打击,因此一季度经济总体情况主要看3月份复工复产进展,尤其是疫情冲击下的替代性增长和创新性增长情况,二季度以后的经济增长影响评估应适当考虑延后消费、补偿性增长和政府刺激政策的作用,而疫情对全年经济总量的影响则主要取决于需求萎缩的程度。

  从全年总需求情况看,出口、消费、投资形势都不容乐观。

  首先看出口,受疫情影响,1-2月份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238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下降15.9%;进口下降2.4%。3月中旬开始,各国为了肺炎疫情防控纷纷加强了人员出境和入境管控,美国、欧洲股票连续暴跌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预期,预计二季度进出口受影响的程度还会扩大,即使下半年恢复正常秩序,全年出口增速也将低于-10%。考虑出口下滑速度或超过进口,结合净出口近几年对经济的贡献,预计净出口对2020年GDP影响-0.5个百分点以上。

  国内消费受冲击的情况也很严峻。从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20.5%的增速情况看,不仅可选消费受影响严重,很多必选消费也受到明显影响。考虑到3月份必选消费逐步复苏,可选大宗消费回补,以及政府出台消费稳定政策等情况,全年消费支出实现5%左右的增长仍可期待。具体消费需求复苏情况主要取决于疫情受控后各地对人员出行政管控措施的取消、人们谨慎心理的逐步消除,以及资本市场涨跌带来的非财产收入变化等因素。

  图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从投资情况看,中国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4.5%,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0.3%,制造业投资下降31.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考虑到政府专项债额度提前发放,中央预算赤字有望提高、逆周期政策将逐步发力等情况,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可能高于2019年;而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也有望在三四季度呈现补偿性增长,预计全年固定资本形成增速达到4%~5%仍可期,具体则取决于政府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民间投资活跃程度等。

  图6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综合以上短期供给冲击和中期需求萎缩对各行业的影响,客观考虑二季度以后的实际恢复情况和部分行业补偿性增长,以及海外疫情扩散、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影响,从生产法和支出法两个方面综合评估,预计2020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约为-3.3%,二季度增速约为7.1%,三、四季度GDP增长速度同比约6.6%、6.5%,预计2020年全年经济增速为4.5%左右。

  图7  2020年经济增速预测

  数据来源:Wind、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五、稳增长的“三宽政策”建议:货币降息、国企放血、改革放松

  就货币政策空间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降息空间很大。然而,与欧美各国普遍降息或量化宽松不同,中国货币决策部门这几年一直纠结于货币流向,而不愿意采取普遍降息或全面量化宽松政策,即使在严重外部冲击下,也倾向于用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去引导资金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而非全面宽松。多年的实践证明,企图短期从金融体制上改变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相对于国企、大企业的融资劣势是不现实的;把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货币流动性对立起来也是不正确的。既然多年“滴灌”理想不达预期,怎么面对现实?根据“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水少小河干”的货币流向规律,只有相信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普遍降息、全面宽松才能真正解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并有利于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

  面对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财政政策仍大有可为,但必须用创新办法打开收支空间。除了发行特别国债、适当调高财政赤字率到3%这样的市场共识之外,若要求国有企业按2019年利润的50%现金分红,可增加非税收入1.3万亿元。

  当然,最长效的稳增长政策,还是抓住时机加快市场化改革,放松供给约束,释放新红利。中国还有很多行业和生产要素受到行业管控、价格管制等“供给约束”的影响,这些计划经济遗留的“沙砾”,长期广受社会诟病,其中除了少数特殊物资和公共服务外,大部分供给约束都应该放开。疫情过后,加快深化市场化改革,全面减少行政计划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进一步放松对生产要素、各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约束,才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六、给企业和投资者的建议

  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而言,疫情期间虽然所受冲击不同,但是总体来看,凡是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比较先进的企业,不仅受冲击小,而且复产复工速度快。相反,那些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低、商业模式陈旧、组织管理模式落后的企业,不仅遭受冲击更严重,而且复产复工速度慢。疫情过后,中国经济转型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存活下来的企业都应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更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形势。

  对中国投资者而言,首先要对海外市场暴跌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关系有客观清醒的认识,美股暴跌到多次熔断是长期风险累加的结果,中国资本市场不会持续追随美股下跌。

  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原油价格的暴跌都只能视为美股下跌的催化剂。美股自2008年后长达十多年的上涨,首先是新经济引领美国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原因,其次是美联储不断降息、释放的流动性带来的估值提升,第三也有市场不断自我强化形成的泡沫部分。虽然美股在连续暴跌后,短线风险释放告一段落,但从中长期看,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估值调整。

  在全球股市连续暴跌的背景下,中国A股市场并不是什么国际资金避风港,因为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但是与处在历史估值高位的美股不同,A股市场的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即使全球股市泡沫破裂演化为熊市,A股向下的空间也不大,不会持续追随美股下跌。

  而中国股市能否走出独立行情,还取决于前述货币政策是否足够宽松、财政政策是否足够积极、改革政策是否向着市场化的方向等诸多条件。若能走出独立行情,也应该是价值投资为主线,以新经济为结构特征,尤其需要关注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新零售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文化娱乐等新供给、新需求方向。

  从前述疫情影响来看,中国经济遭受的短期受冲击虽然很大,但按照“新供给增长模型”,疫情冲击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制度条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长期要素供给和技术驱动力并没有影响,2021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还能回到6%以上,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要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