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丁兰街道疫情告急还感染了公交司机?谣言真能编


图源/网络

杭州丁兰街道出名了。

丁兰街道就是以前的丁桥。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上一辈的杭州人大都只知丁桥不知丁兰。

尽管“丁兰”在南宋时期就很有名。

丁兰是二十四孝记载的人物。他在母亲死后,刻木孝母、事母如存。

丁兰刻木事亲 图源/网络

丁兰街道当然就与丁兰有关。但这次丁兰街道的“出名”却与时下的新冠肺炎有关。

据截止2月15日24时的数据,杭州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66例,其中江干区19例中12例就来自丁兰街道!

丁兰街道“助推”江干区成为杭州新冠肺炎“较高风险”的县(市、区),直接导致江干区管控升级,对全区推行严格管控区、重点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三类管控。

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网页截图

丁兰街道是当然的严控区,“封路封区”,实行道口管控、场所管控、小区管控、单位管控、出租房管控……

视频截图

如此一来,丁兰街道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上班无望逛街没门,整个儿相互“守望”不相往来,不免有人会焦虑不安。

有人把气撒到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头上。先是“人肉搜索”,再是网络传播,其中不乏鱼目混珠真伪莫辨之事。

这个说丁兰街道1例确诊的老人为姚某,发烧10多天,还一直在上班,接触过街道书记,现在连书记也隔离了。

那个道现在感染了他儿子,他儿子开128路公交车的……

图源/网络

焦虑情绪会传染。有人还拍下姚某住处的视频,咒骂连连。

近日,杭州公交官微回应,截至2月14日,杭州公交集团一线营运司机无感染新冠肺炎。一名家住丁兰街道的修理工,目前家人已被确诊患新冠肺炎,其本人在隔离的医院至目前还未确诊。

图源/网络

杭州市江干区政府新闻办官微也确认,确诊病例姚某的儿子(即所谓的公交车司机)经西溪医院检查,已排除新冠肺炎感染

图源/网络

回头再看“网络消息”,公交集团修理工传成了公交车司机,还有模有样“开上”了128路公交车,谣言真是“有创意”。

且不论确诊病人姚某发烧10多天是否还一直在上班,但这事也再次提醒大家,在疫病防控知识广泛科普的今天,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亲人、邻里、同事应有的关照,那是起码应有的公德心。

心存侥幸在平时也算是一种常情,而大疫当前实不可取。

而就公众而言,出现确诊病例影响所在地的防控管理和民众生活,只顾焦虑,一味抱怨、散布怨念、累积怨恨也不可取。

添油加醋造谣生事更是一种恶习。

大疫当前,需要多一点理性、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

侥幸不如理性,焦虑还需静虑。

大疫当前,有人在工作、有人在服务、有人在做志愿者。

2月14日,浙大一院、浙大二院、邵逸夫医院三家医院453名医护组成浙江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那是去面对别样的“生门死户一线间”,何等的壮怀激烈!

浙江第四批援助武汉医疗队出征 图源/网络

大疫当前,我们不能外出,但在家熬一熬,遇事忍一忍,不慌乱、不添乱抑或是不捣乱也算是为社会作贡献吧?!

对,大疫当前居家不“搞事情”也是作贡献!

少点侥幸多点理性会更有幸。同样,少点焦虑多点宽容也会更有益。

想起了2003年,同样是在杭州爆发SARS疫情时的“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公寓1号楼一楼大厅 图源/网络

“在水一方”是杭州上城区望江街道的一处公寓。它是杭州,也是内地第一个大范围的SARS,当时叫“非典”的隔离区,那时76家住户、202位居民被隔离在1栋大楼13天。

隔离区的设立是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李兰娟院士提出的,初衷就是将确诊病人的亲属和所有接触者全部实施隔离观察。

公寓的居民经历了初始的慌乱和其后的互助。

“平时下班回家,从地下车库直接坐电梯到家门口,隔壁住着谁,楼上楼下住着谁,从来没想要关心过。”楼内居民感慨,“非典,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自己的邻居。

“守望相助”成为这栋大楼居民13天隔离生活的真实写照并一直延续到非典过后,居民自发成立楼道邻里互助会,成了登记注册的民间互助组织。

10年后,“在水一方”公寓1号楼一楼大厅里还依然挂着非典时期的一幅照片。照片下面写着一句话:非典使我们被隔离,隔离使我们更亲近。

17年过去了,我们又在面对新冠肺炎。当年的“在水一方”留下了“守望相助”,今天的丁兰街道能否也为杭州抗击新冠肺炎书写新的希望?

疫病无情人有情,丁兰大爱众相擎!

文︱俞惠星,食品健康科普作家,长期身居江南,40年潜心江南饮食研究,20年致力饮食文化传播,曾执掌浙江省金华火腿公司,著有《活着要懂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