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将横扫一切


 

  01量子力学的前沿发展趋势

  有三个词是20世纪重要的遗产,这三个词分别是信息、基因、量子。信息这个词离现在已经七十多年,从香农信息论开始。基因这个词最年轻,才六十多岁。可是量子这个词的年龄最大,120岁。

  年轻的基因和信息这两个词直到今天已经搞定,基本上已经大规模投入工业应用,并且改变生活。唯一就量子没搞定。所以,今天量子到了什么阶段,我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量子在二十世纪的时候如日中天,让所有人心神不宁,但是搞不定。21世纪,不用心神不宁了,已经搞定,差别就这么大。所以量子从娃娃抓起,我特别特别支持。

  从娃娃抓起是什么意思?不是先理解,然后再接受。爱因斯坦都不理解,我们的脑袋能理解吗?所以上个世纪之所以搞不定就是因为顺序搞错了,总想先理解量子的本质,不论是哲学家还是量子理学家,最红都还没搞明白。所以要先接受,接受了之后慢慢理解。

  量子这个词已经深入人心,如果说非得把它搞清楚才接受,你就不是一个好的投资者,也不是一个好的企业家,更不是一个好的政策制定者。我对量子的理解是一句话,过去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今天有了量子,朋友们,鱼和熊掌兼得的时代到了。

  02量子时代的机遇

  我想谈谈鱼和熊掌兼得的含义。首先,第二次量子革命,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让前一波处于思考状态的那帮人闭嘴,什么薛定谔的猫、EPR悖论、贝尔不等式都不用琢磨了,拿出手来算。

  既然我们讲量子态,甭管什么量子态、麻子态,先说这个态,把态表达出来,所以希尔伯特空间他是来表达这个状态,然后状态干涉、状态演化,这下解决了整个工程力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

  过去工程力学表达状态空间的时候是用经典力学表达的,用汉密尔顿方程来表达这个状态空间,那用的是古典变量,是XY知道吧,顶多把它微分方程化。

  段永朝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

  可是今天用量子之后不一样了,就是一个变量,不是一个确定的含义,这就是量子态。一个硬币的两面,你能同时看到,你说你该有多牛。所以我觉得,他有了表述方法或者有了表征之后这事就好办,有表征就可计算。

  那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投资界需要考虑自己的投资回报模型应该怎么重新建立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能源互联网要思考什么是能量的输入、输出模型,什么是能量的均衡模型,那健康行业也要考虑健康模型应该怎么建构?

  传统的知识体系需要根据量子力学的思想重新写,所以你要问鱼和熊掌到底哪有鱼,哪有鱼啊?哪有熊掌,我觉得到处都是,总之就是一句话,还是咱们互联网界讲的这么一句话,重新定义一切。这个“重新定义一切”的口号在有了量子概念以后坐实了。

  03中国发展量子经济的布局和优势

  大家注意到前段时间,百度CEO李彦宏出一本书叫《智能经济》。那本书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它的副标题。他其实对副标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智能经济讲十年。其实我个人的预判就是量子计算成熟这关键十年,不是说这十年内一定成熟,而是他得留一个转换器。

  量子计算一定是很早以前,因为它重新定义了计算,重新定义冯·诺依曼体系,他在底层上冲击一切。可是我们今天的智能经济还是建立在老的计算架构上。

  不管是计算架构还是网络架构都还是老的模式,那如果量子计算成熟了,所有的东西都会重新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彦宏已经谈到了各种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在现有基础上怎样做数字化转型?道理何在呢?就是等下一波浪潮来了之后,你干的不要太大,这样才能平滑过度。所以我觉得那本《智能经济》,我读完之后,有两个感受。

  第一,数字化转型在未来十年是决定性的、是全方位的、是全行业的。可是,我觉得李彦宏那本书里面他还咬着下一步的量子计算;另一个我认为是区块链。为什么?因为今天区块链的所有痛苦之处,就是体系架构不合理,计算能力不行。

  第二,加密的问题。量子计算机出来,区块链那帮搞加密的人就傻了。为什么?因为加密理论错了。所以我认为量子计算最灿烂的应用点在区块链。区块链里面的加密问题、计算问题、通讯问题,他必须一揽子解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以十年为期,量子计算一定横扫所有的行业,但他首先需要跟区块链联手,是因为区块链奠定未来的基础设施。所以我特别希望的大家从李彦宏的《智能经济》里面读出来未来十年。

  04面对国家号召,企业该如何“拥抱”量子技术?

  《智能经济》这本书里的确像刚才段老师解读的那样,他讲了很多看上去都是传统技术,什么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等,这些技术的成熟度现在已经非常高了,所以我觉得今天需要对于高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要重新理解它们两者的关系。

  我们学习一些中央最近提出来发展量子经济、区块链、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现在各行业都在编十四五规划,可是你不得不承认传统行业在信息化、数字化能力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传统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之间有一个不太正常的关系,这个不太正常的关系就是颠覆。即高科技企业,总想着颠覆传统企业,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十年前还是有一定道理,因为你可以促使他反思。现在有这么一个迹象,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行业之间是在融合

  《智能经济》那本书,其实最应该先看的是按语,云计算在哪里是开花结果,是怎么用的,技术怎么去跟传统行业赋能也好,助力也好,怎么帮助转型享受到数字红利也好,这是很多科技公司今天的心态和他们的状态。我觉得这也符合中央的号召,融合发展。不管是媒体融合发展还是金融融合发展、农业融合发展,他强调融合。

  那么对科技公司有两个要求。

  第一要求,就是必须花一部分精力来去研究行业特性。你说你要推出金融产品,你不懂保险是不可能的,你要推出这个服务三农的产品,你不懂农村、农业根本不可能。很多科技公司都需要花精力去研究行业,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开放协作。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的需要横向协作,需要形成生态。平台2.0就是要服务于每一个生态公司,让生态公司的物联、协同、互联互通,相互协同。其实摆在科技公司面前的挑战还很多,但是我觉得总体上的应该说是健康的,因为他们毕竟已经先意识到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