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病人救急——可能有效,加急,要快


疫情、病人救急——可能有效,加急,要快!

我从2020年1月25日晚间突然想到并逐渐完善

如果认可请一起努力!

最新20200129:(要学的东西太多,网摘

1、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

2、传染性:潜伏期、发病期,可人传人等

3、症状:发热、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腹泻、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

4、临床表现:(这部分非常难懂)

    具有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的肺炎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5、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6、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

1)控制传染源:立足病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房间通风换气,做好日常接触的清洁和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 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3)保护易感人群:减少外出,避免参加人多聚集活动,个人要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一、建议:(病人体质差异大、请结合个案落实是否有禁忌)

1、有口渴、胸闷病症的生吃萝卜(不同颜色都可以)。

2、有黄痰出现的增加服用橘红丸(中成药,药店有卖)。

3、尽可能不吃甜的东西,包括水果,尽可能吃不甜的蔬菜。

4、采购萝卜以作防范(白色最好,青、红也可,不是胡萝卜)。

二、病症依据:

央视新闻报道了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征,

1、低热,有的高热。2、干咳,黄痰浓痰较少。3、三至五天后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4、严重的出现肺衰竭(有报道说是脾、肾衰竭)。5、潜伏期7-14天。其他具体情况不清楚。

(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dae295220102zd3g.html

三、应对依据

1、医生经验:以前遇到过干咳气短症状病症。原因往往有两种可能:一是湿阻,脾、肾阴强阳弱造成的,致使心肾不交,阳不归位。二是肝胆热盛造成的脾胃不运化,进而形成阻滞。肺热干咳是表象。表现虽然无痰,但一治疗有效、临近好转时就会津液上潮,有浓痰黄痰咳出,而后转好。(出处:同上)

2白萝卜被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

白萝卜性凉,昧辛甘,无毒,入肺、胃经,具有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的功效,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肺痨咯血、呕吐反酸等症,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热懈毒、利便。

目前看这个病毒(起病急)对肺部感染繁殖速度快,容易出现肺部痰拥堵。若化痰不及时,则口干胸闷必然出现。时间一长(3-5天缺氧),严重后果就会出现。请注意:一定要生吃,下午晚上可以多吃,量可根据病情来定。这个最晚等有口干症状出现时食用。也就是说“口干、胸闷”还没有出来痰的情况下,看看能不能用萝卜来生津止渴,变干咳为有痰出。

3、橘红丸:中成药名,为祛痰剂,具有清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4、不吃甜物:大部分细菌均喜甜。

四、原理分析:

肺部病变一般会造成肺功能缺失。

1、发烧表明人体免疫功能发挥抵抗作用;

2、干咳,说明机体反应变化,其次肺部液体可能不足,黄痰少也可能是无法推送上来。

3、黄痰目前理论由细菌引起,一定会堵塞气道影响氧气交换。胸闷应该是它的一种表现。口干同时会出现。据我了解西药对黄痰效果不好。

4、黄痰会引起肺部环境变化,缺氧对厌氧菌有利(公开报道的一个:脓毒症休克——资料看很复杂

5、前段时间和医生交流到痰的问题,他说细菌大部分喜糖(甜)。所以采用:切断细菌养分供给,以遏制病情(痰)加重。

五、例证

1、橘红丸:这个药我自己已经使用几十年。同事、朋友也都尝试。典型的有2011年底,同事去医院花了1000多元治疗咳嗽无效。我问她有没有黄痰,她说有,我向她推荐橘红丸,立即见效治愈。其他人情况类似,有黄痰越早服用越好。

2、萝卜:肺癌患者(同学他爸)排便困难,建议食用后即正常:能吃能排。应对黄痰是2019年中刚开始发现,多人采用效果很好。昨天2020126日去药店,刚好在给店员介绍萝卜好处时她反馈说,她亲戚癌症有六年了,经常看他在生吃白萝卜。(其他治疗也做)

六、愿望

    希望尽快转达到相关领导、一线医生和病人但愿能对他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