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半年营收千亿,却美的不是个滋味!


 

  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mpyujian)

  作为白电两大巨头的美的和格力,历来就在公众视野下明争,在市场占有里暗斗,互相较劲,互相扳手腕成了常戏。

  尤其是空调销售领域,美的在中国市场空调销售份额一直位居第二,而份额占有率第一的格力则对美的提心戒防,唯恐争先。不久之前,两集团分别于同一日晚上发布半年度销售财报,也真是冤家路窄,他们的交锋无处不相逢。而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其中显露的问题。

  财务报表带来的问题

  8月30日晚上,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上半年财务报表先后发布。报告称,2019年上半年,美的财务收入153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2%,上市公司净利润15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9%。格力电器营收97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5%;上市公司净利润13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7%。

  与以往财务数据类似,美的收入仍高于格力电器,但格力电器在制造业的毛利率仍高于美的,净利润归属双方上市公司后差距不大。2019年上半年,美的制造业毛利率为30.93%,格力电器毛利率为35.39%。

  两大家电企业营收增速均放缓。2017年和2018年,格力电器年收入增长率均在30%以上,2019年上半年,增长率降至个位数。2018年,美的收入增长率从2017年的51.35%大幅下降至8.23%,2019年上半年略有下降。

  虽然从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的角度来看,美的成功跑赢格力,但从空调销售的角度来看,格力依然是“空调之王”。从双方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出,格力空调业务收入已创造79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80%以上。因此,作为格力主营业务的空调业务仍然十分强大。然而,美的实力也不可低估。公司空调业务实现收入714.39亿元,占总收入的46.46%。

  两大家电巨头营收增速放缓的背后,是行业陷入衰退,短期内可能难以缓解。现在有机会测试一下双方防寒能力了。根据中国家电研究院和国家家电产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家电产业内销412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1%。其中,空调零售额127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7%。根据机器人研究所统计,2019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7540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10.1%。

  同时,今年美的支出增长巨大,原因是其花400亿元收购了库卡。但库卡如今状况却并不良好。

  库卡上半年亏损880万元。可以说美的收购了一家亏损的公司。此外,美的还接着收购了天鹅。

  在收购之前美的拥有51%的股份,小天鹅公布的18年净利润为9亿美元。也就是说,美的18年的净收益率是129.4+9*0.5=133.9,所以今年的增长率是151.9/133.9-1=13.44%

  美的官方透露的是17.39%。可以说,在没有经过审计的美的,有虚增盈利率的嫌疑。

  按最终股数计算,美的实际每股收益为151.9/69.41=2.19,与去年同期的1.97相比,增幅仅为11.16%。美的自我报告数据分别为2.32%和17.77%。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上半年一直是高业绩表现,下半年的审计过后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而上半年的格力业绩并不算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大白电巨头胜负未分。

  同时,上半年,美的采取了降价措施,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空调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为个位数。

  空调行业压力高涨

  近年来,尽管家用电器市场持续下滑,但空调行业仍在稳步增长。进入2019年,这一趋势并未持续。从各大研究机构的数据来看,空调行业并不乐观。

  Ovi云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家电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为396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2%。就空调行业而言,整个市场零售额1137亿元,同比下降1.4%。但是,在2019年第一季度,整个空调市场,无论是销售数量还是销售总额,仍然处于正增长状态,其中销售额同比增长2.8%,销售量同比增长4.4%。

  另一个不利因素是,空调等电器的普及率几乎已见顶。数据显示,城镇每100户家庭的空调容量高达128.6台,农村每100户家庭的空调容量为52.6台。房地产调控带来的经济预期不确定性导致空调更新需求低迷。

  而且,整个空调行业都处于高库存状态,很多品牌都面临库存压力。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18年,我国空调行业销售活跃,但库存依然居高不下,整体销售规模8153万台,库存约4800万台。

  为了加快库存消化,美的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来拉动销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空调在线上和线下市场均价分别下降0.1%和1.4%。但由于渠道体系对主打品牌的限制,美的仍难以通过降价促销摆脱库存,因此整体压力巨大。

  新需求不足,天气不够热,库存压力大,价格战你来我往,美的主营空调业务面临巨大的压力。

  联姻不利

  美的集团曾和小米集团联姻,准备效仿阿里和苏宁的婚姻故事。但小米在四年里赚了将近两倍,美的在几年里亏损了百分之四十。

  2015年8月,苏宁与阿里联姻。苏宁投资20亿元认购阿里巴巴1.09%股权,阿里用283亿元认购苏宁19.99%股权。三年后,苏宁净利润140亿元,退出市场。阿里在苏宁的投资亏损约33%,亏损额超过90亿元。

  但美的和小米的婚姻却截然不同。美的以每股23.01元的价格向小米增发55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66亿元。发行后,小米科技持有美的总股本的1.288%。同时,小米科技可以提名其核心高管之一担任美的董事。

  4年后,经过4次现金分红和股价涨跌,小米持有美国的股票成本约为12元/股。按目前41元/股的价格计算,小米的利润超过24亿元。

  相反,美的去年7月收购了小米集团1亿股股份,陷入巨额亏损。虽然美的没有披露收购1亿股小米集团股票的价格,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美的应作为机构投资者进行收购,最有可能的价格是小米集团IPO每股17港元。到目前为止,小米的股价已跌至每股10港元,美的亏损。

  雷军不仅在美的股票上赚钱,而且在产品上也不断地与美的竞争。

  在小米商场,除了手机业务,小米还将产品线扩展到电饭煲、空调、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净水器、电磁炉、电暖器、空气净化器等。这些产品是美的主要产品,作为美的集团的第五大股东,小米已不再是美的战略股东,而是赤裸裸的竞争对手。

  智能家居部署落后

  美的在半年报中阐述自己是科技型集团,而且拿出了一组数据。美的研究经费45亿元,科技人员达到1万人,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10万项。

  智能设备也是美的进军的领域。美的通过收购德国库卡,在机器人行业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但由于机器人市场的下滑,美的上半年的收入略有下降。美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收入约12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3%。

  可以说,美的智能家居的道路极其坎坷,不仅竞争激烈,还受制于人。

  5G、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物联网的逐渐笼络,智能家居市场会是一个新的增长点。而科技技术的普及和落地,智能家居的许多痛点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如高速的数据传输、快速稳定的连接、及时响应用户需求。不久的将来,智能家居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将会有极大的突破。

  智能家居市场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家电将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今年上半年以来,各大互联网巨头和手机品牌制造商似乎对此达成了共识。今年3月,华为发布了Hilink平台,凸显了其“云管边缘核心”的综合解决能力,并于近期提出“使能三件套”以实现物联网生态化,直击互联问题;6月,小米米家品牌发布了6款新家电产品,还成立了家电经营部,雷军亲自出征;通过阿里云和天猫精灵,阿里巴巴巴似乎决心进入未来的智能家居。苏宁今年发布了十几款家用电器,这也是其进攻智能系的体现。

  巨头跨越行业边界的逻辑和路径是明确的:从智能家电产品,到捕捉智能家居场景和新的用户流量门户。事实上,这些巨头在国内智能家居市场“攻城略地”,已经引领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轨道,主要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家电企业,竞争格局已经明朗,形成了以BAT、华为、小米为代表的三大阵营。代表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的,以美的、海尔为代表的国内家电厂商的商业阵营,以移动通信为代表的运营商阵营,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阵营。

  家电阵营中的美的集团虽然每年在科技研发上投入几十亿元,但仍落后于同行。

  据了解,为了深入布局智能家居,从底层技术建设、应用软件集成、用户体验提升到人才队伍建设,美的集团在其物联网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运营”。今年,来自美的各部门的30多个应用程序被合并为一个应用程序,作为一个统一的用户APP——美居。

  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平台显示,截至6月底,美居应用的下载量达到3000万次,日常活跃用户数量达到300万,但在智能家居部署方面美的仍远远落后于华为和米家,美居应用在家电和智能家居行业的装机容量和活跃度仍然无法排名靠前。此外,在苹果应用程序商城的智能家居领域,美居也次于米家。

  为了解决连接智能家电分销网络的痛点,美的只能与华为、阿里、苏宁、京东等物联网平台合作,实现云云对接,共同探索智能家居产业的前景。

  因此,在智能家居的部署上,美的在发挥特长的同时,仍需保持低调务实的作风,通过上半年的努力工作,待到下半年主动出击时,依靠多年沉淀的技术、产品、渠道、规模优势和以往的转型经验,或许有望在智能家居赛场一同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