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地景:可以吃的风景


         20世纪80年代初,深受环保主义思想影响的园林设计师瑞克·罗伯特(Robert Kourik)谋求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将“可以食用”与“景观”两个单词进行组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ing)。1982年,克里西·罗瑟琳(Rosalind Creasy)撰写了名为《可食地景完全指南》(The Complete Book of Edible Landscaping)的专著,将可食地景这一新概念引介到主流的园林设计界。随后,这一理念在城市绿化、社区农园中得到运用,催生出美国洛杉矶迪斯康索花园、法明顿城市景观大道等代表项目。

综合前人的观点,现阶段备受关注的可食地景是指运用美学、农学、生态学、园艺学、地理学、设计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将可以食用的各类农作物以生态艺术园林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之后形成的兼具美学观赏、健康饮食和其他衍生功能的特色景观。从栽种植物的类型,可食地景可以划分为可食地景花园、可食地景果园、可食地景菜园、可食地景农田、可食地景药草等类型。按照面积、规模和尺度,可食地景可以分成大地景观、产业园区、小型花园三个层次。根据使用人群,可食地景分为社区居民导向型可食地景和外来游客导向型可食地景。此外,还可以根据规划设计理念、建设风格、运营方式等标准进行分类。(首发期刊:中国旅游报/2019 /9 /24 / 003  视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