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本周四表示,中国将在“一带一路”倡议(BRI)中更多地采用私人部门的商业性融资,并考虑东道国的债务结构。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的标志性外交政策倡议。在一个展示这项倡议的论坛上,北京方面正承受压力,要求其解决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制造债务陷阱的担忧。
“应该客观、全面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易纲对在场的金融专业人士说,其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要充分考虑一个国家总体债务承受能力,”他补充说。
拉加德表示,中国新宣布的“一带一路”倡议债务可持续性框架迈出了“令人欢迎的一步”,将为项目所在的国家“带来可持续性和繁荣”。
译者/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