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平常心、正常态」,都是从吃饭、睡觉开始的。一个人要做到面对风吹雨打、天崩地裂、爹死娘嫁人时,都能够吃得下饭、睡得着觉,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必须惯看秋月春风,对一切事情都释然,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佛教也好,道教也好,都是从吃饭、睡觉开始修行。吃饭、睡觉的「功夫」修到家之后,才是正经、正常,正经、正常往上是修是非善恶,也就是自己建立自己的是非标准,「我定是非,让众人以我所是为是,以我所非为非」,这种人就太牛了。
「平常心、正常态」,往往意味着真实。不正经正常的人通常是接触不到真实的东西的。因为不正常就装,上海话叫「凹造型」。只要装就会跟别人有距离,于是接触不到真实;接触不到真实,就看不清真相;看不清真相,就不能得到真理,看不到事情背后的一面。
德国有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谚语,叫做「脸掉在地上,人就自由自在」。什么意思?当你的脸没掉在地上的时候,所有人对你都是吹捧的,你就看不到真相。当你的脸掉在地上的时候,所有人对你都是真实的。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有一个企业家,被警察叫去了,拍了照,那就是脸掉在地上了。这时候他就看到真相了,周围谁是真爱,谁不离不弃,谁是朋友,谁在做套,这时候都看清楚了。
所以,首先是吃饭正常、睡觉正常,然后说话正常、跟人打交道正常。都正常了,就能看清楚很多事情、很多人,就会看到很多真相。
正常说话,说正常的话,是接近真相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够正常说话,说正常的话,怎么能接触真相?
我听说一个明星很有意思。我们看他在电视、电影里从来都很会说话。但是有一个电视节目让他去做,节目开头有二三十分钟,是让他一个人站在那儿讲,他到了那儿之后突然说,「我不做了,我要跑,我害怕」。编导跟他说,「都到这了,别害怕,就说二十分钟」。他说,「我不行,我实在不行」。编导就问,「为什么?」他说,「我从来没有这么站着,当着这么多人说着话。」
仔细想想,其实演员很少有这样讲话的机会。颁奖的时候就说几句话,但让他对着几百人说说二、三十分钟那种场面上的话,他不大会说。为什么他平时聊天挺好的?因为那是正常说话。但是到那儿以后要说的,是介于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当着这么多人,他得说鸡汤,他得励志,这种介于正常与不正常之间的话,这时候他不会说。后来节目组就说给他写一个稿让他背。他背台词比较厉害,就还得有人写稿。
我也参加过一个节目,嘉宾包括几个做企业的,也有几个当红的明星。后来编导给我们讲,说明星的稿子都是节目组给写的,写了以后他们背。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古人讲过一句话,「口舌以代心,文字以代口舌,辗转阻碍,不知相去凡几。」什么意思呢?一个人的内心所想变成文字的时候,损耗多少取决于词汇量。有些人的汉语说得特别好,学术、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词汇特别多,把内心想法变成文字时,损耗就少。
比如说天气,有些人可以用二十个词来说,但有些人可能就两个词。词多的人损耗小;词少的人损耗非常多,交流的时候很难跟他更细致地交流,他只能说一种。如果再写成文字,假定说这个人没有文化,那你要跟他交流时他就没信息量。
正常说话是怎么样的呢?大家说的词汇都是差不多的,然后接收的程度高,损耗少,接收的信息量大,反馈的信息量也大。不正常说话时,人内心的想法往往被扭曲了,损耗掉了很多,别人也接收不了多少,别人还可能抗拒接收。别人回避的,也是损耗,没有实现交流的目的,这就叫「鸡同鸭讲」。
正常说话最重要的是让你的词汇信息不衰减,对方接收不走样。吃饭、睡觉、放屁、打嗝这些事通常大家都懂。所以我经常说男女的事,其实也是正常说话,这事不损耗,都懂。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叫张维迎,经济学家,我们俩本科的时候同班。我们同学前一阵聚会调侃,说我们班出了两个会说话的人,一个用他们村把经济学都说清楚了,张维迎经常拿他们村里说事;一个拿下半身把很多事给说清楚了。
用村里的事说话正常,大家都懂,用人性去解释事情,大家也都懂。保持说话的场景,然后让传达的信息量足够多、足够正常,对方能接收的量也很多,交流才不走板,才能触摸到真相。
有一次我在美国出差,当时有一个台湾人给我们做同声传译,说了半天我就是不懂。当时我们开的是房地产的会,讨论一些经济问题,一些西方经济学的词汇,正常翻译成我们这边的词汇,应该是「边际成本、消费函数、乘数原理、经济系数、恩格尔系数」等等,结果他翻译,经常说「边上那个东西」,我看了看边上什么都没有,他不懂这些,就把这些专业词汇翻译成他字面上的理解,这么一扭曲,所有的信息都看不懂了。
所以,要做到「平常心、正常态」,最重要的是做正常的人,说正常的话。这样就能够逐步接近于事情的真相,感觉到世态炎凉,看清人类的本质,得出平常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