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寒假-25 瑞丽(6):从金塔到教堂


 温暖的寒假-25

瑞丽(6):从金塔到教堂

2019-1-31

晚上从芒市乘飞机回昆明,在瑞丽至少还有半天时间。瑞丽可去的地方好像都去过了,找来找去,才找到两个游客很少去的地方。一是姐勒金塔,二是景颇文化博物馆。

姐勒金塔在瑞丽市东郊的姐勒寨,是瑞丽最古老的佛塔。据说古代的什么时候,人们发现姐勒寨边小山包在月明星稀的晚上,地上会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后来从这里发掘出佛祖的舍利子,于是筑塔供奉。之后,姐勒金塔成为瑞丽举办重大宗教活动的场所。

现在的姐勒金塔,是经过后代反复重修扩建过了的,规模宏大,气象庄严。中间的主塔高达四十米左右,周边围着三十多米高的十几座附塔。远远看去,整个塔群富丽堂皇,巍峨庄严。我们进入塔院的时候还比较早,里面没有游客也没有香客。阳光从东边的大青树枝叶缝隙洒向塔身,洒向地面,洒向我们身上,让人感觉沐浴神恩的光彩。

塔群的四周有几座殿,供奉的是佛祖和观音。东边一座亭子,里面供奉的是披着黄色外套的大熊。边上的一座殿,叫做“熊奘房”。我后来才知道,据说佛祖在此地修行过,曾经化身为熊,所以姐勒金塔也叫做“金熊塔”。我们在随意徜徉着,沐浴着阳光,吹佛着微风。

进来四位年轻的女子,她们进院门就脱了鞋子。四人分别占据了金塔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坐到地上,取出随身带着的香烛,在塔座的烛台上点燃,然后跪拜,默诵。她们那庄重的神情,颇能感染人。又见三位年轻男子进入塔院,来到南边的佛殿前,脱鞋进入,纳头便拜。动作潇潇洒洒,干净利落。拜完之后,转了一圈,离开。

四位女子安安静静默念了足有十几分钟,收拾东西起来,坐到边上的凳子上,开始唧唧喳喳说话,还吃起带来的零食。她们刚才是那样的庄重和虔诚,而现在又是这样的快乐和活泼,让人感觉巨大的反差。也许,对待宗教和生活的态度,就应该是这样的。

金塔西侧是一个院子,那是姐勒佛寺。金碧辉煌的二层傣式建筑,显得宏伟而庄严。里面似乎在举办佛事活动,有师傅带着信徒念诵的声音传来。我倒是很想进入大殿观摩和参与,又担心破坏气氛,就只在门口探头看了看。参加佛事的有男人和女人,但男女是分开的。男人跪在前面,女人在跪在后面,而且中间还有意留下空隙。

离开姐勒寨,我们步行前往城北的景颇文化博物馆。我是在网上查到这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一点都不了解。走过一路的风尘,到了才发现这一趟有些枉然。确实有这么个地方,但是还没有建设好。看起来规模很大,但还是一个空架子。正在建设之中,各种机器的声音吵得人耳膜生疼。转了一圈没看到多少有趣的东西,于是转身离开。

走到马路上的时候却意外发现对面有座天主堂,这就是景颇人的“圣伯多禄堂”。进入大门,右手一座小山一样的建筑吸引了我们。走近一看,似塔非塔,似墙非墙。彩色琉璃瓦碎片垒砌的神龛似的建筑,中间有个窗户,里面是圣母像。我随后问工作人员,说就是个圣母像塔。这种风格的建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面对马路的建筑是教堂。主事的小师傅在打扫卫生,他说可以进去随便参观,自己开门关门就是。小师傅是景颇人,很和蔼,很可亲,普通话说得很好。进入教堂,顿觉清凉安静了许多。不像大城市的天主堂,玻璃窗上绘着宗教故事。这里的宗教故事绘在纸上,装在镜框里,挂在墙上。一侧有书架,有《圣经》放在上面,有中文的,英文的,景颇文的,以及景颇文和英文对照的。景颇族的文字是西方传教士帮助创造的,使用字母构词的方法,所以看起来有英文的味道。

无意中进入一座教堂,获得了片刻的心灵安适,感觉很有收获。

当日下午返回芒市,晚上回到昆明。

一个多星期的滇西之行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