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热”厨房


 冷战时期的“热”厨房

作者:刘植荣

 

冷战时期的“热”厨房

 

照片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1894-1971)与到访的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13-1994)在激烈辩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这是一幅冷战期间东西意识形态对抗的标志性照片,由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摄影师是托马斯·奥哈洛兰,拍摄时间是1959年7月24日,拍摄地点是俄罗斯莫斯科美国展览会上。

美苏两国在1958年达成一个协议,各在对方举办自己国家的展览会。这个协议名义上是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两国间的互相理解,实质上是通过实际发展水平让两种制度进行对比。

1959年6月,苏联在美国纽约市举办了苏联展览会。7月,美国在苏联的展览会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举办,展览会展出了美国450家公司的产品,展位面积2800平方米。

1959年 7月22日,尼克松飞往莫斯科,出席美国展览会开幕式,并与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举行一系列会谈,这是美苏两国领导人1955年7月日内瓦“四巨头峰会”(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英国首相拜登、苏联主席赫鲁晓夫和法国总理福尔)以来最高级别的会谈。

7月24日上午,尼克松来到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的办公室,双方举行第一次会谈。两人吵得不可开交,赫鲁晓夫说美国政策是马粪,臭不可闻;尼克松则回敬称苏联政策是猪粪(赫鲁晓夫养过猪),比马粪还臭。

当天下午,尼克松陪同赫鲁晓夫参观美国展览会,向他介绍美国的民用科技成果,赫鲁晓夫冷嘲热讽:“美国有没有一种机器,可以把饭送到人的嘴里,然后再捅到肚子里?”

两人走到一套现代化厨房展台,尼克松对赫鲁晓夫说:“我想让你看看这个厨房。在加利福尼亚州,居民的厨房都是这个样子。”尼克松指着一个洗碗机想继续给赫鲁晓夫讲解,赫鲁晓夫不屑一顾:“我们苏联也有这玩意儿。”

尼克松仍耐心解释:“这是我们的最新型号。这种厨房是一体化的,直接安装在房子里,我们数千个家庭都装了这样的厨房。在美国,我们想让妇女生活得更安逸……”赫鲁晓夫插嘴说:“你们资本主义的妇女观不适合我们共产主义制度。”

尼克松见赫鲁晓夫对美国科技产品有抵触情绪,便告诉他:“这个展览会并不是来唬住苏联人民的,而是引起苏联人民的兴趣,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权利。事实上,我们有1000个建筑商,就会建造1000种不同的房子。我们没有顶层设计。我们两个国家在这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赫鲁晓夫有点不耐烦了,自我陶醉地说:“美国建国180多年了,才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苏联建国才42年,再过7年,我们就能赶上美国,然后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尼克松建议赫鲁晓夫不要只重视发展军事,而忽略了民生,并提议美苏两国要多沟通,思想交流对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有好处:“加强两国之间的思想交流,会让我们明白一些事情,也让你们明白一些事情。因为,不管怎么说,你不可能无所不知。”

赫鲁晓夫被尼克松这句话激怒了:“如果我不能无所不知,那么,我敢说,除了恐惧之外,你对共产主义一无所知!”

两人边参观,边论战,一个是固执己见、傲慢无礼、咄咄逼人的65岁的苏联领导核心,一个是以牙还牙、据理力争,毫不示弱的46 岁的美国副总统。两人唇枪舌剑,针锋相对,争论得面红耳赤,不时手指对方胸膛,几乎要到了双手揪住对方的衣领怒吼的地步。

最后一个展台陈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名酒,嗜酒如命的赫鲁晓夫提议喝杯酒。尼克松挖苦他说:“这可是美国酒呀,你不会喜欢的。”赫鲁晓夫回答:“我喜欢美国酒,只是不喜欢美国的制度。”

此时,展览会上有人喊:“祝愿赫鲁晓夫先生长命百岁。”尼克松闻声对赫鲁晓夫说:“我可要为这个祝愿干一杯。虽然我不赞同你的政策,但我希望你可以保持健康。祝愿你长命百岁。”

赫鲁晓夫脸上流露出一种美意:“在我99岁的时候,我们再讨论那些更深入的话题也不迟,现在急什么呢?”尼克松面带疑惑的神情问:“你99岁时还要掌权?而且不是通过选举方式?”

在美国展览会上的辩论结束后,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约定,辩论录像在美国和苏联完整播放,让两国人民都能看到。美国要把赫鲁晓夫的话全部翻译成英语;同样,苏联要把尼克松的话全部翻译成俄语。

7月25日,美国两家全国性电视台完整播放了辩论实况。苏联随即提出抗议,认为美国不应率先播出,而是和苏联协商同时播出。7月27日深夜,莫斯科电视台才播放了这场辩论,但对尼克松讲的话只部分翻译成俄语。

由于这场举世闻名的东西方意识形态的论战主要发生在厨房,所以被称作是“厨房辩论”,但后来也有媒体称之为“冷战时期的热厨房”。

1959年8月3日的《时代周刊》高度评价了尼克松在这场辩论中的表现:“尼克松用独特的方式把美国价值观人格化,既展现了美国人民的和平成就,即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展现了在苏联威胁下的自信。”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赫鲁晓夫的不少后代在1991年苏联解体前就移民到了美国,他外孙女妮娜•赫鲁晓娃认为,美国最终赢了“厨房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