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的四大执行要点


当前工厂企业成本管理中仍存在着大量问题如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供应和销售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只重视投产后的管理而忽视投产前的管理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现代成本意识淡化企业全员成本意识淡薄成本基础管理工作不尽完善等等。

 
 

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系统管理。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对成本进行全面、系统控制,即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

2、顺应规律。以成本性质和成本法则为依据,实施成本管理与控制必须认识和顺应成本规律。

3、过程控制。成本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以,成本必须在成本发生的过程中进行控制。

4、预先控制。以预防为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发生多少成本、付出多大代价?必须事先进行策划,统筹安排,防患未然。

5、闭环管理。体系运行采用PDCA循环的工作原理,成本管理活动必须按程序进行,以保证成本管理活动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6、持续改进。只有通过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才能使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问题越改越小、越改越少,不断追求卓越

7、成本保证。企业建立、实施和保持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就是使企业在成本管理与控制以及降低成本方面得到立法保证、组织保证、方法保证、资源保证、活动保证和人员的意识和能力保证,并能够证实这些保证能力,为满足顾客和组织管理者的要求,达到顾客和组织管理者满意充分提供信任。

 

1.jpg

  

我们可以通过全面成本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工厂企业成本管理解决目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全员成本管理

从空间上说的全面成本管理即企业内部各单位全员成本管理既包括专职成本管理人员进行的成本管理也包括各职能部门广大职工参与的成本管理。全员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将成本管理目标与各个成本责任部门、单位、班组以及个人应负责的责任成本相结合把成本考核的直接指标与经济利益挂钩形成经济核算、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系统。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的前提是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首先领导对成本管理的作用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其次在企业中配备必要的有胜任能力的管理人员这是顺利开展成本工作发挥成本管理作用的重要条件。

 

二、全过程成本管理

从时间上说全面成本管理就是对影响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成本的事前管理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过程设计和产品投入生产前的成本管理成本的事中管理包括产品制造、完工入库和销售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成本的事后管理包括产品售后服务和客户使用中的成本管理。

 

首先应高度重视成本的事前管理。一般认为产品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成本设计设计上的浪费是先天性的、源头性的浪费。因此应重视对产品投产前的成本控制以便为产品投产后提高功能、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奠定基础。

 

其次及时实施成本事中控制。它是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从投料起对成本的形成和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进行的日常管理控制。在这一阶段中需要严格地按照费用计划和各项消耗定额对一切生产费用进行随时随地审核。

 

最后大力加强成本的事后管理即对耐用消费品计算销售以后消费者的实用成本包括消费品的买价和整个使用期内有关使用、维修和保养等全部支出。 

 

三、全方位成本管理

全方位成本管理是指市场、科技、人力资源三位一体的全面成本管理。 首先要把成本管理放在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来考虑要充分注意市场变化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和新要求使成本管理适应市场。

 

一方面要敢于直接面向市场按市场竞争的要求组织企业成本管理使企业成本管理始终成为推动企业集约经营和适应市场竞争的动力让市场竞争来检验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劣和效果。另一方面要敢于打破传统戒律按市场竞争的要求规范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形成一系列适应市场竞争的新的成本管理机制。

 

其次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大影响。一方面财务人员不仅要学习企业生产经营的现代管理知识找准成本管理的切入点同时要认真学习管理会计知识把决策分析知识、最优批量知识、量本利分析知识、零库存管理知识、零基预算和弹性预算知识、价格工程知识等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影响成本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既有物质的因素、人的因素、技术的因素又有管理组织的因素要把这一系列因素系统地控制起来实现全面成本管理目标就必须全面、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最后要重视人力资源的投入及价值分析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效益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最先开发利用高级科技人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全环节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环节包括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全面成本管理从管理的环节来说就是要全面地开展这些工作并且贯穿于生产技术经营过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及时有效地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1、搞好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企业的成本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成本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2、编制成本计划确定成本降低指标。成本计划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为一个时期或一个项目的经营设立预定的标准。

 

3、实行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的日常管理。成本控制就是按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成本形成过程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揭示偏差及时纠正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4、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保证成本指标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成本核算的过程既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又是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检查和控制的过程。

 

5、认真开展成本分析和考核工作。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全面分析成本水平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个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寻找降低成本升降的规律和潜力

 

2.jpg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觉得此文让你小有收获,可以搜索“益至咨询”与我们进行互动学习。

 

陈晓亮老师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cxly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