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民营中小企业账面盈利,但由于其国企性质的合作伙伴由于受到境外“制裁”而拖欠合作项目款项支付,使这类民营中小企业即使账面盈利也处于发不出工资,流动资金奇缺,技术人员流失(按揭断供为主要原因),濒临破产倒闭。在现实中应了某知名企业家的对民营中小企业现状——“心态—精神—夙愿”的描述段子,日子过得艰难。商业银行苛刻的保理服务业务流程让中小民营企业望而却步,不敢触摸,票据基本无法保理。
民营企业不论大小,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不可避免地面对其经多年打拼积累的资产的安全问题。按孔孟之道而论,不仅资产需要安全,还期待可以延续或继承。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 滕文公上》)“聪明”的民企步各类“二代”的后尘,纷纷以各种合法、擦边或不合法手段将资产向境外转移,以投资房产及投资后代教育为主。民营企业家所持有的护照种类五花八门,令人咂舌。若在温哥华或加州罗省小居数月,不难见到昔日的商界风云人物、新朋旧友在华人餐厅聚首饮茶吹水场面。
甩债务于国内,内保外贷、资本套现之后在海外置业成为潜在时髦,甚至被境外长臂管辖执法的“目标”在境外拘押国都有自己名下的价值近亿元人民币的豪宅。然而“盛锡福”、“瑞福祥”、“全聚德”之类的华夏百年老字号在海外市场知名度弱,国内市场“失传”。不否认新创品牌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但多为日用消费品,承载千年华夏文化力度有限。
民营企业的56789现象是经大数据统计证实的现实。若这一部分经济动力以“游击方式”存在,总体经济发展趋势该如何评价分析?又如何积累自有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营企业的56789
2. 抓紧解决政府部门和国企拖欠民营企业的账款问题
3. 融资困局、风险传导与政策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