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浮法是利用不溶性电极电分解作用与生成的微小气泡的上浮作用来去除污染物的,具有除油、杀菌一体化的显著特点。电解产生的气泡细小均匀因而捕获杂质的能力比较强,去除效果较好。但存在电耗大、单独使用较难达到排放要求等缺点。因而,电气浮法常与其它方法联合使用,较常见的是絮凝法。絮凝-电气浮法原理是:利用絮凝技术去除有机胶体的能力,使电气浮工艺克服了限制油含量的缺点,能有效地达到使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的目的。目前对絮凝-电气浮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并降低处理费用及节省能耗方面,如选取适当的絮凝剂及优化电气浮处理工艺等。Mostefa 等通过检测化学需氧量、浊度和电导率来评价絮凝-电气浮法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操作条件下,加入最佳浓度絮凝剂,油去除率达到了99%。Murugananthan等考察了以可溶性金属铁、铝为阳极以及不溶性金属钛为阳极时的电气浮工艺处理效果,结果显示,以可溶性金属铁、铝为阳极时处理效果很好。分析原因是处理废水过程中可溶性电极反应生成了絮凝体,絮凝作用提高了电气浮工艺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