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首套房”利率翻番,是调控还是打劫?
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北京部分银行有网点的首套房房贷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也有银行的部分网点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30%。(7月26日《新京报》)
今年正好是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住房保障制度阶段(俗称“房改”)20周年,很久没写房地产评论了,今天不妨顺带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也顺带回应一下咨询我的朋友。这20年间,政府的房地产政策虽然备受诟病,开发商虽然已成为“人民公敌”,但居民的居住条件确实大大改善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而1978年这组数据分别是3.6平米和8.1平米;1998年分别是9.3平米和23.7平米。
说这些数据,对于急等购房结婚的年轻人来说,恐怕没有多少概念。但如果是5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肯定了解30年前“高人一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如今叫“国企”)职工结婚,单位能给你安排一个10来平米的单身宿舍,那就是“天大”的福利了,你肯定会打心眼里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企业、感谢领导。
在这20年里,人们议论最多、关注最多、财富变化最大的,肯定也非房子莫属。笔者曾分析,自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房价在近20年里暴涨了至少10倍。其间即使出现过几次短时间的“下跌”,但价格总体趋势仍是“退一进二”,以至于弄成目前一般具有百万市民的中小城市都难找万元以下商品房了。正因为房价上涨过快,政府不断出台调控政策,有时候调控政策甚至可以用“苛刻”来形容,却未见成效。
在这20年里,众多市民在“买与不买”之间艰难地徘徊,最终在“一咬牙,一跺脚”中下定了买房的决心,几年后庆幸当初选择对了;有些人从每平米1000元时期“嫌贵”,到每平米5000元时期依然“嫌贵”,可等隔壁土地拍卖,成本价达到每平米9000元的时候,却赶紧加入到连夜排队的队伍中来,“抢购”每平米1万元的房子,一年后还是庆幸那个夜晚的付出很值得。也有数量不少的市民,买了若干本牛刀、谢国忠“楼市崩盘论”相关文章,弄得现在真的买不起房,反过来骂牛刀、谢国忠,而改挺任志强了。当然,仍有一些市民坚信房地产终将“崩盘”,到时候看“炒房客”、“多房户”的笑话。
很多朋友近期问我处于“天价”状态的一、二线城市房价会不会真的要暴跌?我的回应是,“限购”的另一种解读,就是买到了就赚。也有居住在一年多时间内房价翻倍的城市朋友问我近期能不能买房,我只能谨慎地告诉大家,购房最好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但在人民币不断贬值,股市“极不好玩”的大环境下,余款能往哪里投?
笔者虽然持续关注中国房地产市场近20年,并写下约300篇房地产方面的相关评论,而且现在读来也绝不会让人“脸红”,但对“中国特色”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却是越来越看不懂了。政府以“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为目的的调控政策虽然接连不断地出台,为何房价却越调越高,而且是持续20年远高于GDP增速数倍?我还是15年前的观点,根源就在于政府对土地垄断后,却推行“饥饿型投放模式”。市场面粉紧缺,馒头必然涨价,这是极为简单的道理。
而与土地“饥饿型投放模式”并肩作战推高房价的,当然是信贷政策。社会都骂“炒房客”推高房价,但如果没有最先一轮无套数限制的按揭制度,自有资金“炒房”的力量肯定要弱小许多。
我们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原本目的是让无房户更容易实现“住房梦”,让居住条件不够理想的市民得到住房“改善”。因此,十多年前设计的信贷政策中,对“首套房”按揭总是给予一些优惠,持续多年的最低利率是基准利率的七成,在商品房滞销的时候,也给予“改善型购房”以一定幅度的利率优惠。与此同时,上浮“多套房”按揭利率,希望达到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实现缓解供求关系,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
这样的调控虽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给社会传递出来的信息,毕竟还是基于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初衷。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如今银行却借调控之名。自几年前不声不响逐步降低、取消“首套房”贷款优惠利率后,去年更是相当恶劣地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大幅度上浮“首套房”利率,令“刚需”居民雪上加霜。
从此前“首套房”房贷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优惠三成,到如今“首套房”房贷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即使利率不变,购房户的利息负担也整整上升了一倍。这种与调控背道而驰的信贷制度,无疑已变成借“调控”之名,行“打劫”之实。(我的公众号为“zhoupengan1”)
新闻链接: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