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已远,留给我们只有冷冰冰的空镜头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这段有关江湖的论断最早出自于《庄子》,当然,此江湖并非当下所讲的江湖,更非特指的所谓黑道的江湖,江湖在汉语的语境中已经演绎延伸到了几乎无处不在无处不江湖的程度。比如互联网有江湖,职场有江湖,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江湖就是人的社群关系所建立的联系和信息交汇的文化概念是集体的文化共性认知。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里面的江湖很单纯,就是江湖特指的含义,正是讲述的所谓黑道的真正的江湖的一个侧面的横切面的演绎,在并不是很长的时间跨度里的人的命运的变迁。

影片一开场,晃晃悠悠的镜头和长途车的里面拥挤夹杂着浓重的吵杂声,严重符合贾导的一贯风格和叙事语言的特定方式,这似乎已然成为贾导的影片的特有名片。立马可以无需心理暗示即可产生巨大的代入感。而此片的商业化也极其明显,明显增加了镜头的无序切换,而不是惯用的长镜头让时间自然流淌,更具张力和对叙事中卑微如尘土又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物的卑微命运息息辉映,,此片在力道上已然稍扫逊一筹。

江湖已远,留给我们只有冷冰冰的空镜头

 

此片,好在没有商业片中的风光无限的古惑仔的喋血街头纸醉金迷,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杀伐果断的争斗,似乎贾导的江湖不过就是散文时代的春天里的红尘笃定,歌谣式的怀旧加感伤外加并不漂亮的女主的似乎还很阳刚的活灵活现的一场闹剧式的宣泄。

影片里面有太多怎么看都不对的地方,特别是女主在陈旧脏乱的矿区与父亲分别的穿着的不合时宜,哪哪都不对,而镜头切换进舞池,反而又什么都太对了,是太他妈的对了,对得令人发指。转念一想,这还是江湖人吗?匪气哪里去了,文明得一塌糊涂的江湖人,能从一个战士到风生水起的大哥的人物,要么需要嗜血的霸气,要么需要狡诈的阴险和谋略,不然怎么可能在一个复杂的矿区混成个人物。江湖大哥虽然不能说是人中龙凤,但起码是一方枭雄,起码的情商和智商一定是过人的,真的江湖没有一个大哥是单纯靠打打杀杀混起来的,杜月笙不过最后想方设法要混到文人圈里,这不是他真有文人的情怀,而是要洗清自己的江湖气。

再者,就是男主作为一个个体的男人来说没有成长性,一成不变的性格,没有突显出来十几年的沧桑巨变对其的改变。我们都处在这个年年都可以颠覆性变革的大时代,而女主和男主却并没有突显出他们有什么具体的变化,变化的是命运不济后的挣扎,但这挣扎又严重缺乏时间乃至这个巨变的大时代的变量,几乎都微乎其微看得见摸不到,严重缺乏视觉的厚重和情感上的冲击力。倒是奉节的雨更有力度,这也许是贾导从这点上找到的一个补偿吗?但放置于三峡大变迁这个背景也许更是多余,于事无补不说,与人物乃至故事情节实在产生不了任何的化学反应,不过是贾导的个人偏好而已罢了。

江湖已远,留给我们只有冷冰冰的空镜头

 

我们在这里更没有看到的最最核心的就是江湖本身的社会关系的变迁,而贾导很早的也是成名作的《小武》,就特别成功地叙述出了兄弟走私发财丢弃了手艺,自己带的马仔都泡到了妞,而自己认识的小姐却远嫁大款不知去向,这一切都令小武心生无限纠葛与芥蒂,这是宏大叙事上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也是人物情感变化的载体。

而最最要命不是这些,而是小武的这个人,不合时宜的穿着,邋遢得要命的仪表,即便是那无处安放又血脉喷张的青春尾巴的荷尔蒙无处宣泄的黑乎乎的大屌都在述说着他就是一个游离于农村血缘社会与县城主流社会之外的一个自称手艺人的流民,他哪哪都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但正因如此,一眼看去,我操,这家伙对了,哪哪都对,对得也令人发指。当然,作为一个热衷于自己手艺并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的小偷,他没有道德的负罪感,反而痛恨丢掉了小偷手艺的兄弟。

而此片,廖凡的演技很牛逼,正因为如此,才更加的不对了,而且哪哪都不对了。演技越好,越南辕北辙了。因为任何时候黑道大哥,不管他是风生水起众星捧月还是云淡风清痛恨英雄迟暮来得太早,都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社会圈层的食客最多他只是个看客而格格不入。当然,现在江湖已然不在了,所谓的黑道人士基本都干了放高利贷者的勾当了,但这些人都是挂像的,昆山龙哥就是一例。他们即便混在人堆里,明眼人还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的。

当然,还有更多的蹩脚的地方,刑警队长即便和这些江湖人士称兄道弟不足为奇,但是,大陆警察有那样挎枪的吗?当然,这不足为道也无伤大雅,只是学港台黑帮片实在没这个必要,完全的不真实,也不符合贾导的一贯风格。

我从来不反对商业化,但是商业化与艺术电影杂交出来的杂种就不伦不类另当别论了。

再者,我们来说说女主吧,这段十几年的江湖情缘,似乎已经把整个片子带入进了情感大戏。女主一成不变的虐恋表现得足够了,但江湖角色的转换却很突兀。女主的讹诈大款钱财、骑走摩的、报案请出斌哥这三个套路均为江湖套路,也许是她和这些道儿上人学的,也许是在狱中学的。但怎么看都演的太好了,太像了。结果就是完全的失真了。

这里倒还不如姜文导演,把自己的老婆放到自己的所有影片里,这个和贾导也是有一拼的,但是姜文从来都是把自己老婆捧为天仙,不论在哪个片子里周韵完全都是圣母玛丽亚,所有人都得跪舔连同观众。也正因为作为夹带的私货不真才更好玩,更无用,这就是艺术的无用之美吧,当然,这点我不敢确定,反正玩得嗨也是艺术。

当下,大数据可以揭示洞察真相,我们尽可以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一下江湖人到底什么样,什么运命,什么结局,不仅可以从宽度、广度、深度、力度、密度分析,更可以从他们的生老病死的生命的全周期和社会关系的整体脉络全部一网打尽,做数据分析,当然这样是解剖他们的生命,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结论从江湖大哥生命的向度找到更深远的哲学意义。

不要说,东方的艺术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只会停止于模凌两可之间混淆是非不懂装懂,真实的就是美的,真实才是最大的正能量(当然,我最最反对这个所谓的正能量这个词,能量不可能有正负。我是从来不用的,只是胡编批评,贾导驳斥都用到了这个词。以前微博里有个人说我的观点是负能量,我就问他,我和尼玛偷情了,是负能量吗?对于你爹地肯定是,对于尼玛那是满满的正能量,至于我吗,除了我之外只有天知道)。

所以说,起码我看到过的江湖人完全不是这样的,这样的江湖人太光鲜万丈了,虽然命运多舛,但完完全全就是主流文化里面的殉道者一样可以去歌颂了。对此还说什么呢?我大胆揣测的结论就是,这是贾导臆造出来的江湖和江湖人士,特别是被那两个小三青子用钢管差点打断腿的那一瞬间,这位威名赫赫的江湖大哥,居然鬼使神差地冒出来一句武大郎式的“你至于吗?”。这是何等的无厘头,又是何等的懦弱,哪里符合一个街头霸王到江湖大哥的任何一点点的生理条件反射,即便有点血性的普通人也一定是反击和怒骂。而“你至于吗?”话外之音,就是没有任何的反击的意思。这不仅不江湖,更不人性。

还有就是落寞的江湖大哥半身不遂了,居然要去自取其辱地侮辱别人,最后只能是自取其辱,这个桥段还真真的是在逻辑上立不住,并不能说江湖大哥没落了就虎落平阳被犬欺了。

的确,贾导还是有不减当年的英明之举的,那就是此片结尾,已然为我们道出了江湖的真谛。江湖已远,留给我们的只有监控器里面的冷冰冰的空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