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太阳能量在地球上之储备


  财富,太阳能量在地球上之储备

  不同的人对财富有不同的定义,我的定义是:财富是在人类组织下收集、生产和储存的,以备当下和未来之用的,以化学结构、机械学结构、生物学结构甚至纯逻辑结构存在的,有形及无形的组织。简而言之:财富即储备。

  看看我们的周边,我们可以立即发现如下人类能够藉以创造并积累财富的自然基础:

  l 远在我们的头顶之上,通过阳光,太阳在源源不断地向我们输送能量;

  l 在我们的足下,大地向我们提供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所列的总量一定的所有元素,另外还有从天外偶尔陨落下来的数量极少的陨石;

  l 在地球上,存在着包括人类也位列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物种,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按几何比率进行自身繁殖。它们形成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l 植物和藻类等的光合作用能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并存储在它们的体中。 通过酶的作用,它们能成为其它有机体,最终成为人类的能量来源,或者通过直接燃烧为人造的机器提供能量;

  l 最后,但也是最主要的,是人类智慧使得财富形成的推动剂和粘合剂。

  就像其它由人类自己发明的机器一样,人类的身体不过就是自然之母创造的能自我繁殖的能量转换器而已。人,吃下源自太阳的能量载体---食物,由此得到身体成长和新陈代谢需要的物质和足以从事一系列由其大脑组织的活动的能量,我们称这些活动为人类的劳动。仿照马歇尔的说法,我们说:人类间接地从太阳获得能量,并直接对财富标的施以劳动,调整物质形态使得它更有用,或者使它在自然的作用下变得更有用。

  数十万年前,男人、女人甚至他们的孩子,整天在外转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为的就是从树上树下收集果子,地上地下采集蔬菜,田间地头收获谷物。如果幸运的的话,偶尔他们也能够逮到小型的、慢速的或者是受伤的动物或鱼类作为食物用来充饥,获取能量,从而能够生存下去。可他们总是受到一个问题的困扰:有时他们会碰到充足的食物,部分食物甚至在他们没来得及享用前就腐败掉了;而有时他们只能得到非常少的食物而不得不忍饥挨饿一段时间。有没有什么办法使得食物能保存得长一些呢?通过观察学习,他们掌握了通过干燥、腌制、蒸煮、烘烤、发酵、冷冻等方法来保存食物。他们第一次有了财富的储备。

  仍然是通过观察学习,人们最终认识到,只要能保证庄稼耕作期间有足够的通风、肥力、光照;保证家畜远离病害和野兽的攻击,耕种庄稼和饲养家畜可以使得食物供应更持久、更均衡。人类可以另一种形式拥有财富。

  随着家族和部落的增长,以前居住的洞穴太挤了,空气也太污浊,部分成员必须搬出去,也许受到树冠的启迪,人们开始用木材和泥土,石料和草料来搭建棚屋。通过恰当的维护,他们便拥有了耐久的财富。

  现今我们实际上多多少少从事着与先辈们所做的相似的活计,只是让食物味道更好,住房更舒适而已。当然,现在我们已经使用上结构复杂的机器来替代由石头和木头做成的工具了。

  所有的这些进展都是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而产生的。我们可以说,人类一直以来的知识积累是财富生产和积累的主观催化剂。让我们修改一下威廉▪配第的一句名言来表述:太阳是父,大地为母,人类的知识促进了两者的结合,并以奇迹般的效率促使财富的产生。

  自然科学告诉我们,食物的储存实际上就是太阳能的储存。一般来说,太阳能是无法直接被储存的(假设地球大气层的温度是平衡的),但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以另一种形式间接储存在植物的根部、枝干、草茎、叶片和果实当中。煤、原油、天然气也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太阳能储存。

  所有的由人类组织的加工过程也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首先,人的智力和体力每天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合适的食物来供养。我们需要热量来熔化矿石生产铜、铁、锡等金属。我们需要热量来烧制泥坯成砖块,焙烧沙石成水泥或玻璃。没有能量,任何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无法进行。Goudsbiom先生认为火是人类文明的动力,而火就是能被感觉得到的能量。

  在地球上,地热和放射物质是另一类的能源,只是与太阳相比,他们的用量实在是不足为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可以说:财富就是太阳能在地球上的储备,因而计量财富的单位也是焦耳。社会总财富的价值可由下列公式表达:

  Tsocial = Re(ΣVfuel) + Re(ΣVtool) + Im(ΣVtool) + Im(ΣVknowledge)

  即:社会总财富等于燃料价值实部的总和加工具价值实部的总和加工具价值(效用)虚部的总和加知识价值虚部的总和。

  中国明朝的一位名医张景岳在他的《景岳全书》中写道: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唯此一息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