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过,如果一个员工要离职,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心受委屈,一个是钱没给够。 聆 听 || 微 课 长按识别二维码 顺便说一句,日企之所以能将职涯规划和内部轮岗制度执行得如此完美,某种程度上也与日式管理的传统,亦即“终身雇佣”制度有关。在日本,曾几何时每个员工都会终身只为一家公司服务,绝少发生跳槽现象,从而导致整个国家几乎没有像样的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中介结构)。要知道,日本曾经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居然都没有建立起像样的人才市场,不得不说是西方发达世界的一个异数。 日企的经验带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它进一步证明了“职涯规划”“内部轮岗”和“终身雇佣(意味着极低的离职率)”之间具有极强的因果关系。
可见,观察员工满意度只能从两个维度切入:一个是物质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那么,员工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亦即“爽”这个字,又从何体现呢?
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成长感”(一能长知识、二能有发展),一个是“成就感”(能把事办成、办好并获得周围同事的肯定)。有成长感必有成就感;反之,有成就感也必然能激发成长感。
那么,成长感又从何而来呢?
一个要靠员工内在的动机与主观努力;一个要靠公司外部的支持与积极鼓励。
这需要公司在如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其一,协助员工设计职场生涯规划。
我们经常说人生要有规划,职场生涯要有规划,也经常会对刚入职的新员工说“你要想一想,你能在公司里发展到哪一步?你想做到什么样的职位?”
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一家公司不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事实上,也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身体力行地推进这一规划,践行这一规划。
否则,中国职场中的离职率也不会这么高了。
有人可能会有相反意见:正是因为中国企业的人员流动(失)率太高,跳槽现象太普遍,所以中国的企业才没有办法践行“推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下简称‘职涯规划’)”这码事。你想啊,好不容易给你规划好了,没两天你就跑了,公司岂不是白费功夫,白白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吗?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诚然,一个巴掌拍不响,之所以中国企业在员工职涯规划方面迟迟无法取得具体进展,总是说得多、做得少,雷声大、雨点小,“离职率太高”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可也正因如此,反而更加凸显了职涯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由很简单,正如本文开篇所讲:“成长感”是“留人”的一大前提。你总要给予员工成长感,让员工能在你这里看到真实的未来,他才会有长期干下去的动机;否则,“你的未来与我无关,那是你自己的事”的态度只能让员工干一天是一天,在得过且过、浑浑噩噩中混日子。这样的职场状态,几乎与“赶人”无异,“留”与“走”又有什么区别?“走”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无非是早晚的问题而已。
当然,员工有员工的理由,企业方也有企业方的说法,这个事儿纠缠下去最后只能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解谜题。因此,在这件事情上,还是需要绝对强势的一方,亦即企业方先做出让步,主动拿出行动来,切实扭转局面,追求共赢。
具体地做法,就是大力介入员工职涯规划的全部过程,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喊几句口号,然后闪到一边做一个“甩手掌柜”,任由员工的职涯规划自生自灭。
要知道,即便每一个员工从新人阶段开始便憧憬着美好的职场未来,绝大多数人也不懂得职涯规划到底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做。至少在我们中国的职场中,九成以上的人处于这种状态——一直到他们年岁已高,不得不离开职场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整个职场生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他们的概念里,“职场”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过日子”。因此,他们的整个职场生涯无非是无数个“日子”拼凑起来的共同体,谈不上什么价值,也没有什么意义,走到哪步算哪步而已。
即便也有“升迁”或“涨薪”之类的好事,那也仅仅是“过日子”的副产品,与任何“规划”无关。
这样的状态,不可谓不盲目;而这种盲目的状态不仅仅对无数个体的职场生涯有害,而且还极大地伤害了无数企业的效率和潜在效益。
因此,无论是为个人着想,还是为企业谋利,狠抓员工职涯规划这项工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不过,因为在这种事上大多数员工都是外行,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或想法,企业方一定要伸出援手,甚至不惜采用强制性手段从外部协助自己的员工。
介绍一下日本企业的做法。
几乎所有日本企业的人事部,都会在新员工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约谈这些新员工,帮助他们制定一份详尽的职场规划。
重点是,在这份规划中,倾听员工自己的志向只是内容的一部分,公司会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主动向他们提建议,双方一起来完成这份规划文件。这份文件的内容不但包含员工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附有具体的路线图以及完成这一路线图所需要的资源,获取这些资源的具体渠道等方面的信息。
显然,对于新员工来说,在职场生涯的最初阶段便能拿到这样一份详尽的职涯规划书,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一定会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必然是明确的目标、满满的自信以及冲天的干劲。
换言之,日企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几乎在第一天便给予了所有员工具体的“成长感”或至少是获得这种成长感的具体承诺,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想不长期留下来,想不为企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不行。因为任何对企业不忠的行为都将令这份成长感夭折,都会让自己的职场生涯在出发伊始便折戟沉沙。而这对所有职场人士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悲剧,是无论如何也要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区区一纸职涯规划书,其分量甚至要比劳动合同还要重。失去后者,大不了可以跳槽,重签一份;而失去前者,则整个职场生涯的发展节奏会完全被打乱,两者的利弊得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不夸张地说,在日本企业中,职涯规划书比劳动合约书更像是一份“卖身契”,等于从一开始便“绑架”了每一位员工的整个职场生涯。
日企的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特别考虑到在我们这里,一份劳动合同往往形同废纸,劳资双方都不以为意,对双方而言几乎都没有任何严肃性和约束力这一职场事实,日企的经验便显得格外珍贵,格外重要——既然通过法律形式“硬留人”的方法已然不再灵光,那不妨通过职涯规划的方式“软留人”。这才是事半功倍的做法。更何况,即便“法律留人”的方法依然灵光,这种方式也未免过于僵硬与牵强。即便勉强把人留下来了,恐怕也只能得其人而无法得其心。“人在心不在”的员工要他何用?!徒添累赘,徒增烦恼罢了。
其二,大力推行轮岗制度。
日企还有一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了配合员工的职涯规划,企业会安排所有新员工在尽可能多的部门中进行轮岗实习。
不只是新人,即便是老员工,只要提出申请,一般情况下也能得到轮岗工作的机会。对于这件事日企始终保持开放态度,会尽量支持、鼓励与配合员工的意图。
我们知道,日本企业大多是国际型企业,常常会在海外设有许多分支机构。因此,这种内部轮岗制度对于日企而言,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他们的员工往往身经百战,适应力极强。几乎每个成熟员工拉出来都能独当一面,在不同的土地上为公司打下一片天。日语当中甚至有一个专用名词来形容这种现象,叫作“单身赴任”,说的就是日企员工不携家带口,只身一人拎着一个皮箱走天下的情况。
内部轮岗制度还有两个好处,需要特别强调一下。
一个是通过这种制度,可以为企业培养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另一个是通过这种制度还可以有效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跨部门沟通”难题。
我们知道,复合型人才是中国企业,尤其是民企的稀缺资源。许多企业为了获得复合型人才,不惜在市场上全力追逐所谓的“即战力”。可毕竟即战力是“外来户”,不可能对企业抱有天然的忠诚心。这样的人未必好用,而且流失的概率极高。因此,自己培养复合型人才反而是一条获得“战力”的捷径;更重要的是,这种“战力”还是“永久性战力”,而不是稍纵即逝的“即战力”。他们用得住,也留得住。
解决“跨部门沟通”的难题也是这样。之所以“跨部门沟通”很困难,就是因为每个部门的员工经历的事情太少,做过的工作太窄、太单一,从而导致在发生问题时总会本能地考虑自身的利益,很少站在兄弟部门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在企业内部大力推广轮岗制,能使多数员工身临其境,获得不同部门的工作经验。当与兄弟部门发生利益冲突时,这种宝贵的经验会让员工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从而较容易地理解对方的不易,愿意做出某种妥协,使问题得到较为高效、圆满的解决。
这两方面的好处,理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其三,及时给予员工赞赏和鼓励。
让员工能够长久地留下来,还有一个秘诀,就是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给予下属员工赞赏与鼓励。
心理学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叫作“感知的不对等”或者叫“感知的落差”。就是说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在解读和感知方式方面完全不一样;同理,同样的一句话乃至一个表情或动作,发出的人和接受的人在解读和感知方面也不一样。
比如说,你穿了一身“奇装异服”(至少你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在马路上行走,会觉得每一个路人都在盯着你看,而且目光透着某种诧异、某种不解,因此会本能地觉得抬不起头来,于是乎只能低着头匆匆赶路,试图摆脱这种尴尬的氛围。其实不然,路人们也和你一样在匆匆赶路,哪儿有那个闲工夫观察你的状态,在意你穿了什么?!这种尴尬的感觉只是你自己的错觉而已。
同样的道理,某个作家或名人无意中写下或说了一句话,其实只是无心之言而已,但周围的看客们却不会这么想,他们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予这句话无限的解读,杜撰出一大堆玄之又玄的“意义”出来。
这就是典型的“感知落差”现象。
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的落差与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立场差距有关:心理距离越远,立场差距越大,“感知落差”便越强烈。
这种落差在职场中体现得也格外明显。特别是在上司与下属之间,两个人的职位相差越远,心理距离便越大;心理距离越大,感知落差便越明显。
上司无意的一个表情、举动,抑或无心的一句话,常常会给下属带来极为强烈的心理冲击——对上司而言,也许某句话仅仅意味着从嘴角蹦出了几粒唾沫星子;可对下属而言,这几粒唾沫星子则很有可能意味着在他的心里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对上司而言,这句话说过就忘了;对下属而言,这句话可能会让他难过(或兴奋)一整天或一个礼拜。
这种现象给予我们的管理者两方面的启示。
第一,必须注意谨言慎行。
一个非常遗憾的职场怪相是:我们每一个人,似乎只有面对自己上司的时候才会本能地注意到“谨言慎行”的重要性,会力求在这方面做到尽善尽美,不出纰漏;而在面对自己下属的时候,则会本能地将这一点抛诸脑后,完全不以为意。这是大错而特错的职场观念。其实,你的下属要比你的上司更渴望你的“谨言慎行”,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带给他们的心理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谁能率先意识到这一点,谁能在这件事上真正做到身体力行,谁的领导力便会更突出、更卓越,谁的团队便会更强大、更无敌。
第二,顺势而为,向下属提供大量廉价的精神动力(成就感)。
在职场中,“感知落差”现象的存在不只有坏处,还有巨大的好处。它给我们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非常简便,甚至不礼貌地说,非常廉价的激励与“领导”方式。
既然你无心的一句话都会给下属带来如此强烈的心理冲击,那么,与其用这种“无心”去伤害下属,不如用它去鼓励乃至“塑造”下属。
不错,下属的执行力也许不高,大多数你交代下去的事儿他们办得都不算漂亮,令你不那么满意。可即便如此,下属身上也绝无可能一无是处,让你即便用显微镜照着也找不到可以夸奖或鼓励他们的地方。
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再笨的下属也会给你提供不少灵感,让你发现他们身上隐藏很深的闪光点。找出它们,不厌其烦地夸奖它们。这是你必须要做的事,必须常做的事。
只要你这样做了,你会惊喜地发现,曾经那么无能、让你那么烦心乃至讨厌的下属,也居然会一点点地进步起来,令你刮目相看,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经典军旅剧《士兵突击》中那位“军中之母”——史班长的故事,便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让下属获得成就感最便捷、最廉价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夸赞下属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最好做到“不过大脑,张口就来”的程度。
有人可能会说:真到了“不过大脑,张口就来”的份儿上也不太好吧?员工听多了岂不腻得慌,上司夸奖下属的效果岂不会大打折扣?!
我的答案很简单:不会。
还是那句话,只要上司和下属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心理与立场差距,“感知落差”现象便会永远存在下去。因此,来自上司的话永远会给下属带来“放大版”的心理冲击,这一点不会变。即使下属习惯了上司的夸奖,从而导致这种“感知落差”的强度有所衰减,这样的衰减也将非常有限,绝不至于令上司的夸奖彻底失效。
其实,不要说来自上司的夸奖,即便是来自同级乃至下属的夸奖,抑或是奉承,人们也不会在意其“多”,只会介意其“少”。
所谓“礼多人不怪”,就是这个意思。毕竟好听的话听多少都不够。此乃人之常情。哪怕明知对方是虚情假意,只要听起来舒服也照样会“欣然笑纳”“照单全收”。
当然,只要有一线可能,上司在夸奖下属的时候还是要力求“真诚”。毕竟真诚的夸奖给人的感觉最愉悦,激励效果也最明显。而做到真诚其实并不难,这个东西只与“做人”二字有关——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是一个真诚的人,那么你的一言一行也一定会是真诚的,至少会给别人这样的感觉;反之亦然。如果你在生活中就是一个不真诚的人,一肚子花花肠子,那么即便你偶尔表现出了真诚,这种真诚也令人怀疑,很难真正打动别人。
这是一个管理现场中广泛存在的悖论——我们的管理者常常喜欢在下属面前摆出一副“一肚子花花肠子”的架势,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告诫下属“我是一个有着很深城府的人,驾驭你们是绰绰有余,谁也甭想给我耍心眼”“孙猴子的本事再大,也逃不脱如来佛的手掌心”。可殊不知,恰恰是这种“城府”,往往会害了我们的管理者,让他们的下属在心里筑起一道“心理堤坝”,对上司处处设防。这会极大地提升管理的成本,降低管理的效率,实在是得不偿失之举。
所以,“真诚”是管理的秘诀,是性价比最高的管理方式。弃之不用太过可惜。
不用担心真诚会破坏你的“城府”抑或“威信”,这两件事并不矛盾,完全没必要将其对立起来。真诚不代表着没有能力、没有城府,相反会让你的能力与城府更好地发光发热,会让你的领导力更加凸显,更容易做到“服人”又“服心”。
因此,在教导下属做人之前,领导者首先自己要学会做人。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务必引起所有领导者的高度重视。
猛戳此处 get更多
员工“不爽”怎么办?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