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的秘密


  文/庄一召(春天大哥)

找工作秘笈:让模板简历见鬼去吧

  找工作离不开简历!

  为什么有的人简历一投一个准,面试邀请一个接着一个,而有的人简历投出去后却像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为什么有的人简历上填满了亮丽的成绩和荣誉,却不受用人单位待见,而有的人简历上压根就没有写成绩和荣誉,却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这到底是为什么?我相信这是许多毕业生都非常感兴趣,想彻底弄明白的问题。

  原因当然就是有的人会写简历,有的人不会写简历。简历是你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第一载体,也是用人单位了解你的最初工具。简历的好坏,直接决定你获得面试机会的概率,决定你求职的效率。

  求职就像营销一样,求职的过程就是求职者努力把自己“卖给”用人单位的过程。而简历就相当于是求职者的广告。

  下面,我将从简历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教大家如何运用营销的思维,制作成功的简历。

  咱们先讲简历的内容。

  简历到底应该放什么内容?可能绝大多数同学是并不清楚的。基本上90%是跟着别人学,10%是跟着感觉走。

  我可以明白地告诉大家,简历上就放两样东西,一个叫做卖点,一个叫做锚点。

  所谓卖点,就是你的优点,并且是用人单位感兴趣或者可能感兴趣的优点,卖点一定是可以给你加分的,是加分项,加分点。

  拿个人基本信息来说,“政治面貌:中共党员”——这个在正常情况下就是求职者的一个卖点,不管大家对于中共党员是怎么理解的,有一点大家都笃信不疑,大学生党员一定是在大学里综合表现优秀的——成绩好,人际关系好,特别是与领导关系好,社会活动能力强。如果你是中共党员,任何用人单位都会高看你一眼,哪怕用人单位的领导自己不是中共党员,也是这样,除非这家单位的老板跟咱们中国共产党有仇。

  而所谓锚点,就是有助于或者可能有助于你和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的关键人物建立情感链接,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信息。这里的“锚”是轮船抛锚的锚。轮船通过锚这种工具与河岸、海岸建立物理链接,而求职者通过特定个人信息这种特殊的锚与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的特定人物建立心理链接。

  还拿个人基本信息来说,籍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可是我发现有不少毕业生同学竟然没有在简历上填写籍贯,这绝对是非常错误的。你写上籍贯,就存在这样的可能,看你简历的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或许就是你的老乡呢。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很有可能会因为籍贯问题而获得一次额外的面试机会。就算你不是人力资源主管的老乡,你也有可能是TA老公或者老婆的老乡,是TA老板的老乡,是TA铁哥们或者闺蜜的老乡;或者,你的籍贯是TA或者TA的特殊关系人的第二故乡、第三故乡……这毕竟是一个人口流动性非常大的时代,出现这样的链接的可能性也还是蛮大的。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因为这种老乡关系而获得特殊关照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你的简历绝对不能漏了籍贯这一项。

  (待续)

  作者简介:庄一召(春天大哥),杭州市人才服务局特聘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就业导师。